人力资源分析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篇一: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最全模板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

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1.5倍行距编辑。

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公司组织结构图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

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23年1-5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

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

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

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三、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结构、职

称结构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

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

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第1页共9页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

客户类、生产类。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

更细致的分析。例图:

2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

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

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

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

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

体情况。

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

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

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例图:

岗位-年龄图

分析:

3学历结构

学历分为五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专科以下。可以对比历史数据对学

第2页共9页

历结构进行分析,看出变化。例图:

*22+硕士人数*19+本科人数*16+专科人数*15+专科以下人数*12)/总人数

(1)博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22年,硕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9年,

本科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大专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5年,大专以下代

表受教育年限为12年。其中,大专以下中的初中、小学文凭也按照12年处

理。

(2)一般情况下,平均教育年限与员工的素质水平成正比。员工平均教育年

限越高,企业(部门)的员工素质水平越高,反之,员工平均教育年限越低,

企业(部门)的员工素质水平越低。同时,平均教育年限间接反映了企业(部

门)的人员工作能力的潜力。分析:

4工龄结构

工龄分为3年以下、3-5年、5-10年、10年以上。例图:

5职称结构

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类。可分析单一公司不同时期职称结构或者对比

不同公司的职称结构。例图:

四、2023年1-5月

人员变动情况分析

1员工人员总量

第3页共9页

例图:

分析:

可分析1-6月每月员工总量变化或近几年人员总量变化。

2员工流动情况分析

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

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

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

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

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

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

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

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离职

率应低于8%。

五、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可结合检查过程中了

文档评论(0)

188****9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中二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