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疾病介绍.docxVIP

锌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疾病介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锌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

英文名:dermatosiscausedbyzincanditscompounds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ICD:L23.0概述:

1.工业应用锌主要是从多金属的硫化矿提炼出来,主要用于合金制造。其化合物氯化锌(ZnCl2)用于钢化纸生产、木材防腐、电池等;硫酸锌(ZnS04·7H2O)用于电镀、鞣革、棉织和医药工业;铬酸锌(ZnCrO4)用于颜料、油漆制造;氧化锌(ZnO)用于油漆的颜料和橡胶、塑料的填充剂及制药等。

2.理化特性锌是一种灰白色金属。不溶于水,溶于强酸或碱液中,工业上对人体皮肤影响比较突出的是接触锌盐溶液所引起的刺激反应,以及接触氧化锌烟尘引起的铸造热等。

流行病学:发病情况:接触可溶性锌盐(ZnCl2、ZnS04)可引起皮肤或黏膜的炎性刺激反应。笔者曾于某厂钢化纸制造车间对因为氯化锌引起的皮肤反应作了调查研究。1959年9月时由于生产设备简陋,卫生防护制度不健全,以致凡参加该项生产的工人,每人都或多或少地发生皮肤病。1979年7月随访调查发现,由于生产设备改进,防护加强,发现病例仅占参加该项生产工人的24%。

病因:工业上对人体皮肤影响比较突出的是接触锌盐溶液所引起的刺激反应,以及接触氧化锌烟尘引起的铸造热等。

发病机制:接触可溶性锌盐(ZnCl2、ZnS04)可引起皮肤或黏膜的炎性刺激反应。氯化锌等盐类具有收敛性、吸湿性、腐蚀性,可使蛋白质沉淀,因而所引起的皮肤反应是通过原发性刺激作用而非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等处,以上肢特别是前臂屈面为多见。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红色丘疹,散在或密集成片,边缘弥漫不清,主觉有瘙痒感。除皮炎外,少数人伴有零星的芝麻到绿豆大小浅溃疡,其形态类似铬疮,伴疼痛感。除皮肤症状外,可伴眼结膜刺激反应、头昏、上腹痛、胸闷、恶心及咽喉干痛等。氯化锌等盐类具有收敛性、吸湿性、腐蚀性,可使蛋白质沉淀,因而所

2

引起的皮肤反应是通过原发性刺激作用而非变态反应。通过直接溅到皮肤上引起或借汗液再刺激皮肤。轻的表现为皮炎;重的则因腐蚀或碳化作用产生溃疡。其他系统症状则可能由于吸入含有氯化锌微粒的空气所致。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接触可溶性锌盐,氯化锌等盐类病史;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等处,以上肢特别是前臂屈面为多见。基本损害为针头大小红色丘疹,散在或密集成片,边缘弥漫不清,主觉有瘙痒感。

鉴别诊断: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一旦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加强车间通风排气设备。皮肤及全身症状予以对症处理。

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加强个人防护,包括操作时戴长橡皮手套,穿长统靴.用长围裙,戴防护眼镜、口罩等。

循证医学: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