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淮麦44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淮麦44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淮麦44的栽培技术规程,描述了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籽粒品质、产量及产量结构、群体、个体指标、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淮北麦区中筋小麦品种淮麦44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2/T504-2002无公害农产品肥料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淮麦44于201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审定编号:苏审麦201700010。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百农9711/淮麦95079的F1为母本、淮麦970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籽粒品质

品质指标符合GB/T17320-2013中的要求。

6产量及产量结构

6.1产量

(520~650)kg/666.7m2。

6.2产量结构

2

有效穗(40~43)万/666.7m2,每穗粒数(31~34)粒,千粒重(42~45)g。

7群体、个体指标

基本苗(18~20)万/666.7m2,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群体茎蘖数达(50~60)万/666.7m2,高峰苗(80~100)万/666.7m2,成熟期穗数(40~43)万/666.7m2。

8栽培技术

8.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的规定。

8.2开沟

8.2.1外沟

外三沟在前作收获前人工清理开挖,沟系配套,逐级加深,隔水沟深100cm以上,导渗沟深120cm以上,排水沟深150cm以上。

8.2.2内沟

内三沟于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指地头沟和腰沟),每(3~4)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长条田每(30~50)m挖一条横沟,内外沟配套相通。

8.3播种

8.3.1播种期

10月10日~11月10日。

8.3.2播种量

条播(12~14)kg/666.7m2,撒播(15~17)kg/666.7m2,套播(18~20)kg/666.7m2。

8.3.3播种方式

板茬少免耕机条播,一次性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20cm,播深(2~3)cm;秸秆还田,先用反旋灭茬机机械灭茬,再用条播机播种;撒播,将种子均匀撒播田面后,浅旋盖种。

8.4肥水管理

8.4.1肥料运筹

肥料使用准则符合DB32/T504-2002的要求。

根据土壤有效含量调整施用量,一般适宜纯氮用量(16~18)kg/666.7m2,P205(10~12)kg/666.7m2,K2O(10~12)kg/666.7m2;N:P2O5:K2O=1:0.6:0.6;氮肥中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钾肥基肥:追肥为5:5,磷肥中基肥∶拔节肥为8:2。

8.4.2水分管理

3

重视有机肥施用,每666.7m2施有机肥1000kg,尿素(10~12)kg,45%复合肥(30~35)kg;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宜灌水造墒,浇足底墒水,然后适墒播种以保证出苗;越冬始期(12月20日左右),若持续干旱,有灌溉条件冬前灌一次越冬水以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时,施45%复合肥(20~25)kg/666.7m2、尿素(8~10)kg/666.7m2,如果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施肥后一并灌拔节水;冬春注意清沟理墒,保持沟系畅通无阻,并用清沟土做好壅根培土和镇压工作,达到排水顺畅,雨止田干。

8.5倒伏防控

建立适宜群体,群体较大田块返青至起身期(2月底或3月初)可用矮苗壮60g/666.7m2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5)g/666.7m2进行叶面喷雾。拔节前群体较大可采取镇压措施,破口期可喷施小麦增产抗倒营养剂抗倒伏,例使用多效挫“劲丰”等。

9病虫草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