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模块第2讲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_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作.docVIP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模块第2讲中华文明的领先发展_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元朝的统一作.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一模块其次讲

1.(2024·全国卷Ⅰ)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独创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变更

【解析】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水稻,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各地都已经能种植水稻,故A项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故B项解除;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解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变更产生肯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变更,故D项错误。

2.(2024·全国卷Ⅱ)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觉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C)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解析】依据材料“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觉了其实物——佛光寺”等信息可知,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为其发觉实物“佛光寺”供应了重要的史料,说明此类壁画可与文化遗存互证,C项正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材料所述的壁画应源于现实中的实物,而不是源于艺术想象,A项错误;材料所述壁画能够为发觉其实物供应重要的史料,肯定程度上能够还原历史真实,但不能表述为“完整”,B项错误;材料所述壁画对史学探讨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不是来自于学者的发掘,D项错误。

3.(2024·全国卷Ⅱ)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用“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C)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用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解析】宋朝初年科举考试中,省试主考官李昉徇私一案被告发后,皇帝主持的殿试成为常制,这体现出宋朝科举制的考试录用程序渐趋完善,C项正确;在隋朝创立科举制时已经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A项错误;确立“省试考试权威”与“皇帝出题”的“殿试成为常制”不符,B项错误;“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错误。

4.(2024·全国卷Ⅲ)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B)

A.书写结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张旭是唐代闻名草书书法家,其草书字体具有写意性强和灵动性等特征。从材料可知,张旭从公主与挑夫争着走路和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得草书笔法的意境和草书笔法的神韵,这说明当时书写气象的开放性和灵动性,B项正确;A项是楷书的特征,解除;材料与书写笔画的繁杂性无关,C项解除;材料体现的是张旭书法的开放性,内敛性的说法错误,故解除D项。故选B项。

5.(2024·新高考山东卷)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D)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起先参加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加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渐渐限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安排

【解析】依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起先参加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加决策,说明翰林学士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安排,故选D;翰林学士是渐渐参加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全部,解除A;仅依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更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解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解除C。故选D。

6.(2024·新高考山东卷)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C)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复原和促进农业发展,肯定程度上削减灾难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肯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短暂增加政府的负担,解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5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