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炼句专题(附答案解析).doc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炼句专题(附答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题专练:炼句专题

(附答案解析)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陈子昂(唐)

忽闻天上将,关塞重横行。

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

黄金装战马,白羽集神兵。

星月开天阵,山川列地营。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以“忽闻”表达了意想不到的惊叹,用“天上将”盛赞了将军的神武智勇,为下文写他再次驰骋疆场作铺垫。

B.三、四句紧承诗歌第二句,以“始返”和“还向”相呼应,简洁流畅地记述了将军的西征北战,表达了对英雄的怜惜。

C.末二句借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寇立功,封定远侯的事例,肯定将军虽出身书生,但一定会建立名垂青史的伟大功业。

D.全诗运用描写、想象、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段,热烈颂扬了将军的爱国精神。气势激昂雄健,体现出蒸蒸日上的初唐气象。

16.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答案】

15.B

16.①描述战斗场景。画角、军旗、晚风、春色交织在一起,生动体现了英勇雄壮、声势震天的军阵场景,大大增强了全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②烘托人物形象。这两句氛围描写,渲染烘托了将军的神武形象。

③寄托诗人情感。这两句透露了全军士气十分高昂,大捷在望,暗示征战必胜。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对英雄的怜惜”错,将军西征北战,表达的不是怜惜,而是敬仰。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意思是,晚风吹来军中的号角,春光耀眼军旗在飞动。

①描述战斗场景。用“吹”“耀”这类动词,把“画角、军旗、晚风、春色”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嘹亮的号角声和军旗上闪耀的春色生动地再现了英勇雄壮、声势震天的军阵场景。

②烘托人物形象。以“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场景描写暗示征战的必胜,将军的神武,也借这两句氛围描写得到了渲染烘托。

③寄托诗人情感。嘹亮的号角声和军旗上闪耀的春色透露,全军士气十分高昂,大捷在望。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5~16题。

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注】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

1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因朝廷公务而得以尽情游玩苏州,颇具欣喜陶醉之态。

B.颔联回忆半生漂泊之旅,叙写自己和百花洲的渊源,点明了题旨。

C.尾联嗔怪孤舟居无定所,实则表明自身处境,照应颔联所写内容。

D.整首诗抒写旅途感受,语言平易朴实,语调流畅,艺术感染力强。

16、周必大在《宋诗纪事》中说:“诚斋写人情意,曲尽其妙。”请结合本诗的颈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解析】

15、C(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语言的能力。C项“尾联嗔怪孤舟居无定所”错误,由“莫怨孤舟无定处”可知,诗人是说不要责怪孤舟东飘西荡了无定处。故选C。)

16、①运用拟人手法。将自己喜欢杨柳,依恋眼底云山,说成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苦苦挽留自己。②诗人以移情之物衬托主观之情,使物我浑然一体,既突出了诗人对此间的熟悉,更写出了对此地风物的深情,显得饶有情致而又不落俗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题干的关键词是“诚斋写人情意,曲尽其妙”,因此既要点明颈联情感,又要指出颈联手法。作答本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效果以及句子情感。“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意思:我跟岸边的杨柳都互相熟识了,眼前的云山执着地把我挽留。“相识”“苦见留”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有情致,又不落俗套。同

时,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

李?郢

小隐西斋为客开,翠萝深处遍青苔。

林间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

兰叶露光秋月上,芦花风起夜潮来。

湖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注]。

[注]钓台,在桐庐富春山下,东汉高士严子陵垂钓处。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中的“小隐”指隐居于山林,下句写西斋周围苍翠、幽深的环境,透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意。

B.颔联与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