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癫痫脑电图检查实施规范.docxVIP

颅脑损伤后癫痫脑电图检查实施规范.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颅脑损伤后癫痫脑电图检查实施规范

A.1人员要求

A.1.1技术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a)医学(或法医学)大专以上学历;

b)能熟练掌握神经电生理学和临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学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及方法,专业培训6个月以上,实际工作3年以上;

c)能识别EEG的各种伪波,并及时排除伪差;

d)能对EEG做出准确定侧、定位。

A.1.2鉴定报告人员应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a)医学或法医学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神经生理、病理学、神经电生理学、EEG学技能方面培训

经历1年以上和3年以上神经科临床经历及5年以上EEG室工作经历;

b)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有阅读1000份以上EEG图谱经历;

c)正确掌握成人、老年人和儿童不同年龄阶段清醒与睡眠EEG特征;

d)能准确识别EEG各种伪波,并正确分析、判定正常和异常EEG;

e)了解各种癫痫样波形与出现方式及定侧、定位。

A.2环境要求

A.2.1EEG检查室应远离放射科、超声科和大功率电源,接有单独地线,在较安静,无噪声,无强光直射下的偏暗检查室内进行。

A.2.2室内应装有冷暖空调,以防被鉴定人出汗或寒颤,被鉴定人检查时一般取坐位或卧位,应设有高背靠椅和卧床及自制小棉枕头备用。

A.3设备和用品要求

A.3.1鉴定设备:须选择符合国际EEG和临床电生理联盟(IFSECN)或中华医学会EEG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建议的仪器最低要求,仪器应有足够的放大倍数100万倍以上,应具备16道以上记录笔,配有1-50Hz可调闪光刺激器。

A.3.2仪器参数设置标准:标准电压5mm=50μν;时间常数0.3s;高频滤波60Hz;关闭陷波器;纸速30mm/s;头皮电阻值20kΩ,最好不超过5kΩ。

A.3.3电极:

A.3.3.1盘状支架电极:应备有氯化好清洁的盘状银质支架电极22个,用棉花、纱布将电极包裹好,浸泡在饱和盐水中,用于常规EEG记录。

A.3.3.2盘状平面银质电极:氯化好盘状平面银质电极,并带有电线和插座22根,涂上导电膏,用于长时间录像视频脑电图(VideoVEEG,EEG)和24h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EEG,AEEG)记录。

A.3.3.3针灸毫针蝶骨电极:备有5-6cm长的针灸针10根,作蝶骨电极之用。

12

A.3.4其它用品,EEG室应备有饱和盐水、75和95%乙醇、碘酒、丙酮、导电膏、火棉胶、平头针注射器、药用棉花、棉纤和纱布等。

A.4被鉴定人检查前的准备和须知

A.4.1被鉴定人检查前的准备和须知和常规EEG检查相同。应注意的是被鉴定人是否有颅骨缺损和颅骨缺损修复术,如修复的是金属颅骨,做此项检测则意义不大,应如实告诉被鉴定人及家属。

A.4.2AEEG检查时被鉴定人及家属须知:

a)24hAEEG仪是贵重精密仪器,安装、调试、戴在被鉴定人身上后,要有家属陪同,应爱护好仪器和所有配件,各按键不能随便自己按,手不能到头上抓挠,睡觉时可以将仪器卸下放在枕头边,防止身体压在仪器上,如抽搐发作时应将被鉴定人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领扣和腰带,保护好四肢,精神运动性发作和精神障碍者,应将被鉴定人控制在房间内,保护好仪器设备;

b)被鉴定人不能参加任何活动,以休息为主,不吃硬性零食,不喝酒,保持安静;c)被鉴定人不接触水、电,冬天不睡电热毯;

d)被鉴定人和家属应将24h内活动情况,如吃饭、睡觉、发病的起止时间记录下来,第二天检查结束交给EEG室,供分析时参考。

A.5EEG、AEEG、VEEG检查方法和要求

A.5.1电极安放位置:按10-20系统(International10-20System)电极安放法,它是国际EEG学会推荐的标准电极安装法,电极位置是通过对头部不同标志区测量而确定,电极部位包括双侧Fp1、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Fz、Cz、Pz和A1、A2,共21个电极。A1、A2为两侧耳垂电极,国外有的EEG仪只在头颅顶部安放一个电极通过10-20MΩ的大电阻连接于大地作参考电极,称为平均参考电极,电位接近零位,上述各电极的安放位置应根据头颅大小测定而确定。

24hAEEG和VEEG电极安放:将被鉴定人头发分开,用95乙醇或丙酮脱脂清洁后,电极紧贴头皮,盖上小块纱布,用平头针注射器抽上火棉胶,再将火棉胶打在纱布上,对电极进行固定,A1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