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9怀疑与学问第二课时导入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深入地学习吧!导入1.善用名言、事例,说服力强。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也列举了大量具体的事例。如:第1段引用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第2段引用张载的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从而提出中心论点;特色总结第5段引用孟子的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段引用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拥有怀疑的精神;第4段列举“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两个例子,论证了“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6段举戴震幼时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阐述了学问家做学问时应有的态度。特色总结2.分析透辟,逻辑严密。文章为了论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首先表明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有两种来源,即亲见和传说,而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有时从传说中找证据又是治学所不可缺少的,这样,就很自然地推论出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特色总结对“怀疑的精神”,作者阐释得明确而透彻。所谓怀疑的精神,就是绝不轻信,经过思考,分清是非,再决定信与不信;进而把怀疑科学地分为“怀疑”“思索”“辨别”三步。在论证怀疑对建设新学说的作用时,又把从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细致地分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五步。这些分析都很透彻、周密。特色总结1.[难点]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首先,文章开头两段引用两位我国古代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其次,第3—5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中间的过渡句概括了前后两个方面的分论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课文全篇探究再次,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从论述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及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论证层层深入,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准的阐述。课文全篇探究2.[重点]第4段和第5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差异?(1)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完整。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严谨。课文全篇探究(2)第4段侧重说怀疑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的三个步骤及其重要性。课文全篇探究一课一法一练道理论证讲解:道理论证即引用名人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运用:运用时需注意:(1)所引用的名人名言等针对性要强。一法道理论证一课一法一练(2)要简洁,不宜过多。引用他人的话,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观点淹没。(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要求文字、标点符号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一课一法一练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为老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要有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放下架子,不耻相师。这段文字引用文言文、古诗论证了要“不耻相师”的道理。道理论证。一例一练一课一法一练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一课一德一行古人言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狄德罗怀疑精神一课一德一行古人行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铁球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铁球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