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 醉翁亭记 第2课时.ppt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 醉翁亭记 第2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这么考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他们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他们感到伤悲。中考这么考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甲】文结尾运用设问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自豪、自得中考这么考5.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甲】【乙】两文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甲】文以民为本思想体现在作者与滁州百姓同游,与宾客同宴、同乐、同醉,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够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中姜太公认为要给百姓利益、让百姓成功、让百姓活下去、给予百姓快乐,治国者对待百姓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弟弟一样,对百姓的遭遇感同身受,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12醉翁亭记第二课时导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导入导入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的真实感受。导入1.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对于一篇游记而言,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而乐亦无穷也”,写醉翁亭四周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是为了突出“乐亦无穷”,并借此表达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特色总结2.巧用虚词,骈散结合。全文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使文章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美。“也”字的使用,加强了语句的节奏感,使委婉的抒情气氛更浓烈,使行文舒缓而抑扬有致,使作者悠然自得的姿态得到体现;“而”字的使用,舒缓了语气,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使文句整散结合,让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文的美感,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的闲情雅致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特色总结如:“朝而往,暮而归”,若改为“朝往,暮归”,就显得游人要完成什么任务一样,早晨匆匆去,晚上急急归,原文表现出的游人的从容之趣、悠闲之乐就荡然无存了。另外,本文散中有整的句式,错落有致,节奏感强,读来抑扬顿挫,别有韵味。特色总结3.由远到近,移步换景。第1段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写醉翁亭,而是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先从远处落笔,写“环滁皆山也”,这是站在滁州城远望所见。接着作者牵着读者的视线“望”“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随后读者跟着作者的脚步来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这时景物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离醉翁亭也越来越近,“山行六七里”之后,便到达酿泉。最后描写醉翁亭。这种写法既交代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又使得景物具有层次感。特色总结1.[发散思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请你仔细阅读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相同点:①主题相同:表达的都是一种忧国忧民、以民以国(君)为重的情感。②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课文全篇探究不同点:①表达方式不同:《岳阳楼记》的最后一段直接抒情,作者直

文档评论(0)

159****68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