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诗学·唐诗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唐诗学·唐诗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究竟应该怎样来估量唐诗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并非简单的三
言两语所能讲清楚的。有一种意见,把唐诗的模式奉为万世不变的矩
矱,要求后世的诗歌创作一律向它看齐,而一旦越出这个模式,便会
被指摘得一无是处。像这样来看待唐诗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是不恰当
的。我们说,作为古典诗歌史上辉煌宏达的一代新风,唐诗的产生有
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随着历史条件的迁化与转换,唐诗
本身也必然要经历内部质素的交替以至整个质性的蜕变,并不能做到
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青春永葆,生命长存。宋诗承唐诗之余绪,而已
然别开生面,变化出新,形成了与唐人诗风相对峙的另一种诗歌传统。
明清时期一部分作者力求回归唐音,却徒然袭得其体貌,遗落其精神。
历史的实践有力地作出证明:唐诗的时代确实一去不复回返,任何想
要“复制”或“重现”唐诗的企图,只能归之于“可怜无补费精神”!
那末,唐诗的生命就真的烟消云散,不留下一点痕迹了吗?则又大
谬而不然。诗歌史上这座耸然屹立的高峰,不是随意能绕过去的。它
那巍峨的身影,远远投射于千载之下,旁及于各个领域之间,可以说,
后世文学的进程中,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宋人力破俗套,
务去陈言,算是最关心诗歌的创新价值了,但避熟而就生,舍大道而
趋小径,恰恰反衬出唐诗辐射的威力,更不用说他们那些“夺胎换
骨”、“点铁成金”的小玩意里塞满了从唐诗袭取来的成分。下而及
于元人多学晚唐,明人多学盛唐,虽然效果不佳,也不能不承认他们
多少摸到了唐诗的一肢一节。有清一代宗唐与宗宋两股思潮代兴,尊
唐者贬宋,尊宋者并不贬唐,而是力图会通唐宋,祧唐祖宋。直到辛
亥革命前后的南社诗人中,还有复倡唐音之举,均可见出唐诗声望之
隆。至于词、曲、小说、戏剧、散文、说唱中借用唐诗的题材、意境、
技巧、风格、文辞、声律,大而及于整个民族心灵受唐诗之浸染,更
难缕述。唐诗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意义,大概除了标示着我
国文学发端的诗、骚传统之外,称得上无与伦比。
然而,自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后,唐诗似乎减退了昔日
的光辉。“五四”以后的新诗采用白话体,且多自由诗,唐人那种格
律整严的五七言古近体式便不再有用武之地。“五四”以后的诗人面
临着新的时代生活,需要新的主题、新的***、新的歌唱方式和新的
表现风格,也跟唐诗的传统有很大的距离。当时的诗坛上学惠特曼、
学泰戈尔、学歌德、学拜伦、学普希金、学马雅可夫斯基,乃至学波
德莱尔、学魏尔伦蔚然成风,却很少有人问津于唐诗宋词,实出于历
史的必然,不能单纯归咎于人们的数典忘祖、追新逐异。在这种情势
之下,唐诗的影响渐趋缩小,它虽然还得到一部分文学爱好者的诵读
与研讨,甚且为少数嗜古成癖者所奉习与仿作,而就总体上看,已不
再被视作新时代诗歌创作的范本或主流,则是很自然的事。
尽管如此,唐诗的重大意义并没有也不会完全消失,它在当前和
日后仍将引起人们活生生的关注,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作为民族诗
歌传统的精华,它凝聚着民族审美的经验,昭示着民族心理的气质,
展现了民族生活的剪影。而这一切都并不至于随着产生它的时代环境
那样转瞬消逝,却是深深积淀在民族历史之中,成为全民族社会生活
与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由过去通向现在,还要通向未来,绵绵
不绝,与民族的生存相终始。从这个角度上看,唐诗没有死去,也不
会死去,它是我们民族自我观照、自我认识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民
族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
且以刚才提到的“五四”以后新诗的创作道路为例。我们说过,
新诗由于表现新的时代生活的需要,更多地借重外来诗歌的形态,这
是不错的,但不等于说它已经断绝了和民族诗歌传统的联系。新诗人
从小生长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呼吸着民族文化的氛围,不可能不在
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得到感应。像郭沫若的酷爱李白,闻一多的倾心孟
浩然,李金发的偏嗜李贺,戴望舒、卞之琳的接近李商隐,以及冰心、
宗白华从唐人绝句中摄取营养,其迹象皆斑斑可寻。就新诗人在文化
心理上接受唐诗的影响作一番考索,借以探究古典诗歌在新文学运动
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新文学创作过程中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经验,
应该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
推开一层看,不拘泥于唐代诗歌对新文学创作的直接挂钩,我们
或许能够在更广泛的基点上领会研究唐诗的现实意义。再拿新诗的演
进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五四”以来的新诗运动中,一直存在着一
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新诗的革命从一开始就是朝着突破古典诗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