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第1页共8页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
标准编制组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
第2页共8页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第3页共8页
一、任务来源
依据化工行业润滑油检验检测的需求,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提出了编制《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经深圳市传感器与智能化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审议通过该团体标准的编制立项。2023年6月《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的编制申请获批,并由申请单位深圳市
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及筹备标准的编制。
二、标准的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团体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包括: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信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天津润道油液监测有限责任
公司、深圳维森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本团体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包括:郑翔、成智、邓旭、杨晓杨、车康利、吕宗汉、韩志磊、石新发、钱康伟、盛晨兴、杨琨、朱子新、
胡名西。
三、编制必要性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下文简称润滑油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润滑油品质测量组件,是一个可以独立完成检测工作
的数字单元。该润滑油传感器可以独立承担润滑油特性因子检测,也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第4页共8页
可以与上位机组成即时检测和数据智能管理系统。该润滑油传感器广泛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油监测和设备运行状况分析,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支持下,实现从检测、数据处理到分析判断设备润滑和机械运行状况,以及通过本身和上位机软件作出视情维护保养指令,达到提高机械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完成智能化运
行的目的。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技术属于快速检测技术,嵌入在生产制造的流程中更加优于传统的实验室人工采样分析,已经成为数字化工业生产流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本身属于低成本(低值耗)检测技术,有高效率、高灵敏性和耐久性,已经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润滑油理化分析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高端感控等技
术领域。
然而,因为该润滑油传感器技术在各国、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展状况不同,所以目前尚未形成较明确的、统一的行业标准或其他相关专业标准。为规范润滑油质量检测传感器的制造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
量,特制定本团体标准。
四、主要工作过程
1.编制工作筹备
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始筹备起草组成立会议,分别向
行业内知名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发出该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第5页共8页
团体标准的参编邀请函,最终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深圳市信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天津润道油液监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维森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接受邀请,并参与该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主要起草人有郑翔、成智、邓旭、杨晓杨、车康利、吕宗汉、韩志磊、石新发、钱康伟、盛晨兴、杨琨、朱子新、胡名西。起草小组经过多次技术交流会议,针对团体标准草稿内容进行了多轮讨论和修改,并最终于2023年11月形成团体标准的初稿,现向深圳市传感器与智能化仪器仪表行业协
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相关单位的专家征求意见。
2.本标准的框架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传感器的构成及工作型式
(5)技术要求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润滑油质量多参量综合在线检测传感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第6页共8页
(9)说明事项
五、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1)严格要求
坚持严格要求与适宜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即标准的编制应严格遵循《团体标准管理规定》、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及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适宜性既要充分考虑到本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及对检测项目的设置与限量指标的控制,又要有一个适宜的范围与程度,从而
提高标准贯彻实施的可操作性。
(2)实用性和可行性
本标准起草稿是在已有的充分实验研究与实际检测验证的基础上编制的,标准编制过程中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