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外感咳嗽即由外邪为主因,治法应以祛邪为主,病位即在于肺,便应宣畅肺气,故总的
治疗法则为“宣肺祛邪”。再就本病的特征,佐用化痰顺气。使外邪能散,肺气能清,咳嗽
自然停止。大忌见咳止咳,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繁剧,同时
病在上焦,药宜轻扬,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否则也是达不到宣肺的目的。
处方一:辛平宣肺法
适应于外感咳嗽初起,风寒或风热征象不明显,用此平剂宣肺化痰
炙麻黄6牛蒡子10杏仁12浙贝12橘红橘红12炙甘草6
这是三拗汤加牛蒡、贝母、橘红,增强宣肺化痰的力量。喉痒者加胖大海10.
处方二:辛温宣肺法
适应于风寒咳嗽贪多、恶寒,或伴低热,宣肺化痰的同时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紫苏10牛蒡子12前胡10清半夏10陈皮10杏仁12桔梗6炒枳壳10生姜10
这是杏苏散加减。紫苏入肺经兼入脾经,疏散风寒之外又能芳香化浊,故宜于外感风寒
而痰湿较重之证。方内亦可加麻黄,或在辛平宣肺法内加桂枝6、生姜15,也能转变为辛温
性质,便是麻黄汤加味了。
处方三:辛凉宣肺法
适应于风热咳嗽伴有口干或低热,具有祛风、清热、化痰三者的效能。
薄荷6桑叶10蝉衣6杏仁12浙贝12连翘10桔梗6生甘草6
这是桑菊饮加减,风邪重者加防风10,内热重者加黄芩10,本病最易引起咽喉红痛,
方内虽有桔梗汤的成分,还可再加射干6。
处方四:清燥宣肺法
适应于秋燥咳嗽,疏邪之中照顾润燥,不同于清热。
炒香豉12桑叶10前胡10南沙参10瓜蒌皮12焦山栀10芦根12甜苦杏仁10
这是桑杏汤加减。秋燥系一种新凉,与一般所说的燥热有别。《温病条辨》上明确指出:
“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引诱燥热现象,故作清润,重者亦可加麦冬,连翘。
但与清燥救肺的性质又有很大差别。
处方五:辛润苦温宣肺法
适应于外感咳嗽日久不愈,或稍减复剧,咽痒咳嗽不利,甚则气短面红。
荆芥穗10桔梗6炙百部10紫菀10白前12陈皮10枇杷叶12炙甘草6
这是止嗽散加味。能散外邪,顺气豁痰。目的仍在于宣化,不同于一般止咳剂。
外感咳嗽病浅易治,有些简便治法和民间单方也能收到良好效果,例如
1.伤风咳嗽作痒,用胖大海两三个泡饮,兼有喉痛者加西青果两个。
2.风寒咳嗽伴有恶寒头痛,用紫苏6、生姜10煎饮。
3.喉痒咽干,咳嗽不爽,用白萝卜或青萝卜煎汤,亦可生食。
4.秋燥咳嗽,用生梨一个,挖去心,纳入炙麻黄3、贝母6蒸食。
外感咳嗽即由外邪为主因,治法应以祛邪为主,病位即在于肺,便应宣畅肺气,故总的
治疗法则为“宣肺祛邪”。再就本病的特征,佐用化痰顺气。使外邪能散,肺气能清,咳嗽
自然停止。大忌见咳止咳,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繁剧,同时
病在上焦,药宜轻扬,所谓“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否则也是达不到宣肺的目的。
处方一:辛平宣肺法
适应于外感咳嗽初起,风寒或风热征象不明显,用此平剂宣肺化痰
炙麻黄6牛蒡子10杏仁12浙贝12橘红橘红12炙甘草6
这是三拗汤加牛蒡、贝母、橘红,增强宣肺化痰的力量。喉痒者加胖大海10.
处方二:辛温宣肺法
适应于风寒咳嗽贪多、恶寒,或伴低热,宣肺化痰的同时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紫苏10牛蒡子12前胡10清半夏10陈皮10杏仁12桔梗6炒枳壳10生姜10
这是杏苏散加减。紫苏入肺经兼入脾经,疏散风寒之外又能芳香化浊,故宜于外感风寒
而痰湿较重之证。方内亦可加麻黄,或在辛平宣肺法内加桂枝6、生姜15,也能转变为辛温
性质,便是麻黄汤加味了。
处方三:辛凉宣肺法
适应于风热咳嗽伴有口干或低热,具有祛风、清热、化痰三者的效能。
薄荷6桑叶10蝉衣6杏仁12浙贝12连翘10桔梗6生甘草6
这是桑菊饮加减,风邪重者加防风10,内热重者加黄芩10,本病最易引起咽喉红痛,
方内虽有桔梗汤的成分,还可再加射干6。
处方四:清燥宣肺法
适应于秋燥咳嗽,疏邪之中照顾润燥,不同于清热。
炒香豉12桑叶10前胡10南沙参10瓜蒌皮12焦山栀10芦根12甜苦杏仁10
这是桑杏汤加减。秋燥系一种新凉,与一般所说的燥热有别。《温病条辨》上明确指出:
“秋燥之气,轻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