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的诊疗(口腔内科学课件).pptx

龋病的诊疗(口腔内科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龋病;第一节概述

;;龋病;(二)龋病的特点;

(三)龋病的危害

;二、龋病的历史

1、最早公元前12000-前3000年

2、司马迁《史记》针刺和苦参汤含漱治疗龋齿疼痛

3、宋朝银膏填补龋洞

4、19世纪末W.D.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5、G.V.Black龋洞分类标准;三、研究内容;四、龋病的流行病学

1、龋好发牙和好发牙面

2、患病率与发病率

;(一)好发牙和好发牙面

1、好发牙位

(1)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

(2)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

;2、好发牙面

(1)咬合面最多

(2)其次邻面

(3)再次颊面

;(二)龋病流行情况

1、发展中国家龋病发病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2、乳牙防治工作任务艰巨

3、第一磨牙的龋病预防仍是重点

4、加强中老年人的龋病防治;龋病患病率=;龋病的发病因素及病因学说

一、发病因素

二、病因学说;一、发病因素

(一)细菌菌斑

(二)食物

(三)宿主

(四)时间

;(一)牙菌斑;1.菌斑微生物;1.菌斑微生物;2.菌斑形成和发育;菌斑的形成过程-1;菌斑的形成过程-2;菌斑的形成过程-3;菌斑的形成过程-4;菌斑的形成过程-5;菌斑的形成过程-6;菌斑的形成过程-7;3、菌斑结构;3、菌斑结构;3、菌斑结构;二、食物;1、牙齿的结构,形态和排列

2、唾液

3、机体状态;宿主因素(牙);四、时间

龋病从牙釉质发展

到釉牙本质界约需2年。

;龋病的临床病理与分类

一、临床病理

二、分类;一、临床病理

(一)病变过程及特点

(二)病理变化

1、釉质龋

(1)表层

(2)病损体部

(3)暗带

(4)透明带

;2、牙本质龋;二、分类

;(一)按病变发展速度分;;a好发人群:儿童和年轻人

b特点:病变进展较快、色浅、质软、湿润、易去除、坏死区多、修复性牙本质少,牙髓易受感染而产生牙髓病变

;a好发人群:成人

b特点:病变进展较慢、色深、质软、干燥、难去除、坏死区少、修复性牙本质区多;3、静止龋

;3、静止性龋;4、继发龋:

原龋坏未去净或原龋去净后经充填又发生新龋;(二)按部位分;1、窝沟龋:

指后牙合面、磨牙颊沟和上颌前牙的舌面窝等处的龋损

特点:口小底大,除表现黑褐色外,其色素沉着常弥散,呈墨浸状

;窝沟形态;2、平滑面龋;3、根面龋

;根面龋;三、依深度分类;

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一、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龋病的临床表现

(二)龋病的诊断;(一)龋病的临床表现

1、浅龋

2、中龋

3、深龋;1、浅龋;浅龋;2、中龋;3、深龋;二、龋病的诊断

1、问诊

(1)部位

(2)疼痛性质:

自发痛

激发痛

2、视诊

3、探针

4、拍X线片

;5、牙髓活力测试;6、光投照检查

;二、龋病的鉴别诊断;龋病的鉴别诊、断;龋病的鉴别诊断;深龋的发展;龋病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二、牙体充填修复治疗;治疗目的:

1、终止病变的发展

2、保护牙髓

3、恢复牙的形态,功能及美观

4、维持与邻近软硬组织的正常

解剖和生理关系;一、非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二)再矿化治疗;二、牙体充填修复治疗

(一)窝洞制备

(二)术区隔离

(三)窝洞消毒

(四)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

(五)银汞合金充填术

;(一)窝洞制备

1、窝洞分类

G.V.BIack(1908)分类法:

按龋损发生的部位,将窝洞分5(6)类,为Ⅰ、Ⅱ、Ⅲ、Ⅳ、Ⅴ、Ⅵ类;Ⅰ类洞:发生在所有牙面上点、隙、裂沟龋损制备的洞形

;Ⅱ类洞:发生在磨牙和前磨牙邻面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Ⅲ类洞:为发生在切牙和尖牙邻面龋,未累及切角龋损所制备的洞形。

;Ⅳ类洞:为发生在切牙和尖牙邻面龋,已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洞形。;Ⅴ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唇(颊)、舌(腭)面近龈1/3牙面龋损所制备的洞形。;窩洞分類;2、窝洞命名

(1)切缘(incisal,I)

(2)唇面(labial,La)

(3)舌面(lingual,L)

(4)颊面(buccal,B)

(5)合面(occlusal,O)

(6)近中面(mesial,M)

(7)远中面(distal,D)

;3、窝洞的结构

(1)洞壁:侧壁,髓壁

(2)洞角:线角,点角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