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_骆祖莹.pdfVIP

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_骆祖莹.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ol.34No.102024

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理论

与实践*

骆祖莹1李玉顺2[通讯作者]张轶君3段福庆1

(1.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3.安徽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课堂研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的课堂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人类智能的传统课堂研究和基

于机器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课堂研究,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方法虽能在一定

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文章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

字化转型理论,包含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音视频采集、剪切与存储,基于机器智能的自动语音识别,基于人类

智能的课堂日志生成,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材料生成,基于人类智能的课堂研究共5个部分。

然后,文章面向16节中学语文教学示范课,进行了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应用实践,发现文章提出的数字化转型

理论可以快速生成大量课堂研究数字化材料,具有功能丰富、高效灵活的特点,能够满足日常课堂研究需求。

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参考的实施框架。

关键词:课堂研究;教育数字化转型;AI+教育;人机混合智能;示范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24)10—0123—10【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10.013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逐渐成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课堂作

[1]

为教育的主要场所,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课堂研究的方法

主要包括基于人类智能的传统课堂研究和基于机器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课堂研究,但这两种方法

都存在缺陷,难以满足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为了解决缺乏有效课堂研究方法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方法,然而该类方法使用机器智能产生的少量数字化

研究材料仅能用于开展针对特定功能的课堂研究。为了满足复杂多样的课堂研究需求,本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理论,通过产生多样化的课堂研究数字化

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实践,以期为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提供现实可行的实施框架。

一研究现状

1课堂研究现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地,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要

场所。在课堂中,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形成特殊的社会环境,致使课堂研究不仅仅要针对教

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更要分析师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课堂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

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

课堂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基于人类智能的传统课堂研究和基于机器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课堂研究两

类。其中,基于人类智能的传统课堂研究主要使用课堂志、听评课、观察量表、教学切片、手

工编码等方法[2][3][4][5][6],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工作量巨大的缺陷,仅能开展小样本的案例研究,

123

Vol.34No.102024

研究结论难以保证泛化性。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教育”所推动的教育数字化

转型全面铺开,研究者提出基于机器智能的全自动分析课堂研究方法,如自动考测、问卷调查、

评论分析、自动编码等[7][8][9][10],但这些方法存在视角固定或单一、主观性强、过程性差等缺陷,

难以满足课堂研究数字化转型需求,造成教育研究出现围绕课堂打转、难入其中的问题。

表1当前主流课堂研究方法汇总与优缺点

研究方法分类优点缺点

课堂志进班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场景性和针对性较好依赖经验,耗时巨大

文档评论(0)

137****8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