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pptx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备课帮】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精准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人称赞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高考作文中的“春秋时期”

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纲要·上

时空坐标东周春秋战国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薨,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征战不休,故被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目录壹贰探变动之源顺变动之势叁解变动之思

壹探变动之源

(一)政治: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地区统一东周前476年战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春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前475年秦晋齐楚◆西周初年,诸侯国一千多个;◆春秋初期,一百几十个国家;◆春秋末年,只剩下了几十个大国和十余个中等国家,基本上实现地区统一。——李瑞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变迁第67页。分裂割据地区统一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分析西周至春秋战国国家政治权力有何变化?东迁以后,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还不及西周的二分之一。很多诸侯不再向王室缴纳贡赋,王室连祭祀等基本费用都难以筹措,不得不向诸侯求借。郑国是同姓诸侯中与周王室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从郑桓公到郑庄公,受封仅三代。——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第15、36-37页“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晋国:诸侯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前481年,齐国卿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前403年,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姜齐田齐(一)政治: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地区统一

材料: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司马迁《史记》问题:战国初齐、晋两国国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西周哪些制度崩溃表现?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思考分封制、宗法制实质: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战争体现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一)政治: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地区统一

思考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思想繁荣民族融合思考2:这种社会现象带来了哪些影响?大动荡诸侯纷争(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一)政治: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列国纷争,地区统一

观察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两幅地图,二者有何不同?1.出现长城。2.少数民族数量减少。3.一些小诸侯国消失。趋势:局部统一,民族交融,华夏认同材料二:《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民族交融不是单方面的周边民族融入中原,中原地区也在学习周边民族的文化。

材料: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积极: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华夏认同的观念)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的诸侯争霸?民族交融趋势增强(中华民族)大融合华夏认同的观念(二)民族:民族大交融,华夏认同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材料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闵公元年》材料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资治通鉴》中原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华夏族华夏认同促进民族交融,形成华夏一体、同源共祖的观念。

材料:《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材料说明当时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1.农业(1)冶铁技术出现;生产工具改进--铁犁牛耕都江堰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2)兴修水利战国时期,分田到户的土地已渐私有化,先秦的执政者对于农业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58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