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总论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重点难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
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
内科学(第9版)
内科学(第9版)
(一)心脏结构
(二)心脏传导系统
(三)冠状动脉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内科学(第9版)
(一)心脏结构:二房二室四瓣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二尖瓣
主动脉瓣
三尖瓣
肺动脉瓣
心脏结构
内科学(第9版)
(二)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模式图
内科学(第9版)
(三)心脏血供: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
内科学(第9版)
一、心脏的解剖和生理
(一)心肌细胞生理特性
(二)心肌动作电位
(三)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内科学(第9版)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离子转运示意图
(二)心肌动作电位
1.除极过程(0相)
2.复极过程
①1期(快速复极初期)
②2期(平台期)
③3期(快速复极末期)
④4期(静息期)
内科学(第9版)
(三)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1.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压力升高,容积不变
(2)快速射血期:压力升高,容积变小
(3)减慢射血期:压力下降,容积变小
2.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压力下降,容积不变
(2)快速充盈期:快速充盈,容积变大
(3)减慢充盈期:缓慢充盈,容积变大
心房、心室、主动脉压力和容积变化曲线
内科学(第9版)
(一)症状: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发绀、水肿、晕厥
(二)体征
1.视诊:一般情况、呼吸状况、口唇皮肤粘膜颜色、颈静脉充盈情况、水肿
2.触诊: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等
3.叩诊:心界大小
4.听诊:心率、心律、杂音、心包摩擦音、额外心音、心音、肺部啰音
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
内科学(第9版)
非侵入性检查
1.血压测定:诊所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2.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3.心脏超声检查: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脏声学造影,实时三维心脏超声
4.X线胸片
5.心脏CT
6.心脏MRI
7.心脏核医学
(三)实验室检查
内科学(第9版)
侵入性检查
1.右心导管检查
2.左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3.心脏电生理检查
4.腔内成像技术:心腔内超声,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
5.血管狭窄功能性判断: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
6.心内膜和心肌活检
7.心包穿刺
内科学(第9版)
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ACEI、ARB、β受体拮抗剂、扩血管药、利尿剂、α-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物、调脂类药物、抗心律失常药、钙通道阻滞剂、抗栓药物
(二)介入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
2.射频消融术(catheterradiofrequencyablation)
内科学(第9版)
3.冷冻消融(percutaneouscryoablation)
4.经皮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catheter-based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RDN)
5.埋藏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植入术
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埋藏式起搏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
6.先天性心脏病经皮封堵术
7.心脏瓣膜的介入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那些无法耐受心外科手术的高危病人,新的介入心脏瓣膜置入术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
内科学(第9版)
(三)外科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各瓣膜修补及置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心包剥离术、心脏移植等
(四)其他治疗
筛选致病基因,干细胞移植和血管新生治疗,分子心脏病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