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耳和听觉课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第2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耳的结构听觉神经由鼓室通向咽第3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耳的基本结构:(1)外耳:耳郭、_____________。(2)中耳:鼓膜、_____________、鼓室。(3)内耳:_________、前庭、________。外耳道听小骨半规管耳蜗第4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耳郭第5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皮脂及脱落的表皮混合形成耳垢,可以抑制外耳道的细菌和真菌。外耳道外耳道传导声波第6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鼓膜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第7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三块听小骨相互衔接形成听骨链,可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20倍,并传至内耳。听小骨传递并放大振动第8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鼓室鼓室与咽鼓管相连第9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咽鼓管是由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的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咽鼓管第10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耳蜗是一条螺旋盘绕的管道,形似蜗牛,所以叫做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兴奋。耳蜗把振动转为神经兴奋(有听觉感受器)第11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微弱的刺激就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症状。前庭半规管前庭和半规管与身体平衡有关(有位觉感受器)第12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耳廓外耳道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中耳内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前庭半规管耳蜗收集声波传导声波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传递并放大振动与咽鼓管相连与身体平衡有关(有位觉感受器)把振动转为神经兴奋(有听觉感受器)第13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想一想:仅有耳,能否形成听觉?听觉的形成,还需要什么的参与?第14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振动)(放大振动)(产生听觉)(传递兴奋)第15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当咽喉部有炎症未及时治疗时,病菌会通过_________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咽鼓管你知道吗?第16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鼓膜被震破。张开口或闭嘴、堵耳小常识:第17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贝左右的噪声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它的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最明显,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爱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许多证据表明,噪声还是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常见的噪声有:舞场高分贝的音乐;建筑工地;经常佩戴耳机听歌。噪声的危害第18页,共2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耳的卫生保健1、减少和消除噪音。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3、遇巨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4、注意卫生清洁,避免中耳炎和外耳道感染。5、防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第19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