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制革工业水污染物减排技术探究》.docx

《制革工业水污染物减排技术探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革工业水污染物减排技术研究

目录

引言 1

一、制革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1

二、制革工业水污染物的特点 2

三、制革工业铬的水污染减排路径探析 4

(一)改进鞣制工艺,从源头减少铬污染的产生 4

(二)加强生产过程中铬液的收集和回用 4

(三)改进含铬废水的末端治理工艺 4

四、结语 4

参考文献: 4

摘要:本文讨论分析了不同的制革生产工艺下生产废水的污染物产生特点,着重对制革废

水中铬的产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减排的路径。

关键词:制革工业;水污染物;铬;减排引言

皮革是一种天然、柔韧且耐用的材料,由动物生皮鞣制而成,经加工制成了广泛的消费品,如鞋、服装、箱包等。制革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工序需要用到水,同时,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大量化学品,导致了大量水污染物的产生,尤其是铬鞣制过程中,铬鞣剂没有被皮料充分吸收,并随废水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皮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的防治和管理成为了行业转型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制革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制革是指对从猪、牛、羊等动物体上剥下来的生皮进行系统的化学和物理处理,制作成适合各种用途的半成品革或成品革的过程。

制革过程,分为准备工段、鞣制工段、整饰工段,其中,整饰工段包含湿整饰和干整饰。准备工段主要是对生皮进行初步处理,去除脂肪及毛发,改善生皮纤维结构、调整生皮pH等,以便于后续鞣制加工;鞣制是通过鞣剂的化学处理使皮革永久稳定,是皮革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段;整饰工段主要是为了给皮革增色和增强其理化性质。

皮革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情况如图1所示。

坯革

坯革成品革

干整饰工段

干燥→振软

→磨革

→喷中层→

干燥→振软

→摔软→喷

顶层→压花

→烫光→修

边→量革

磨革皮屑、粉尘、喷涂废气

蓝温皮/白湿皮

湿整饰工段

静置→剖层→削匀→复鞣→水洗→中和→填充→染色加脂→挤水

废水、皮革边角料、皮屑

生皮

准备工段

预浸水→

主浸水→

脱脂→脱

毛、浸灰

→脱灰→

软化→浸

废水、毛皮等固体废弃物

浸酸皮

鞣制工段

鞣制

废水

图1皮革生产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二、制革工业水污染物的特点

皮革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的工序都是在湿加工状态下进行,用水量较大,根据产品品种及生坯类别的不同,每加工1吨原料皮需要60-120m3的水。据估计,全球皮革年产量约为48亿平方英尺,全世界每年加工约650万吨生皮,皮革加工中年使用约350万吨各种化学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没有被皮革完全吸收,通过废水产生大量污染[1。

制革废水主要的污染物包括六价铬、总铬、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动植物油、硫化物、氯离子等。其中,铬属于制革工业的特征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较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六价铬含量不得超过0.05mg/L,高于此水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此外,较高浓度的铬还会影响土壤、淡水、鱼类和水生生物。鞣制是制革中重要的工序,铬鞣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鞣制工艺,铬鞣剂的吸收率一般为60%-70%,未能被皮料充分吸收的铬鞣剂进入废水中,部分转化形成六价铬,即致癌物,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问题。

笔者以牛皮革生产为例,对不同生产工艺下制革各工段的水污染物的产生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不同鞣制工艺下,制革废水总铬产生情况见表1。

表1不同鞣制工艺下的制革废水总铬产生量

工艺组合编号

工段名称

原料皮

鞣制工艺

总铬产生量(kg/吨-原料皮)

生皮-成品革

牛生皮

铬鞣

0.54-0.83

生皮-成品革

牛生皮

铬鞣-非铬结合鞣制

0.37-0.54

蓝湿皮-成品革

牛蓝湿皮

铬复鞣

0.34-0.52

蓝湿皮-成品革

牛蓝湿皮

非铬复鞣

0.11-0.22

生皮-蓝湿皮

牛生皮

铬鞣

0.43-0.63

浸酸皮-成品革

牛酸皮

非铬鞣制

0

从表1可分析得出:

1、①与②工艺组合对比可见,以生皮-成品革完整的皮革加工过程来分析,每加工一吨生皮,铬鞣-非铬结合鞣制与铬鞣工艺相比,约可减少0.2-0.5kg总铬产生;

2、③与④工艺组合对比可见,以蓝湿革-成品革的半成品革加工过程来分析,每加工一吨生皮,非铬复鞣与铬复鞣工艺相比,约可减少0.2-0.4kg总铬产生;

3、①、③与⑤工艺组合数据分析可见,制革过程全部采用铬鞣工艺时,鞣制工段与湿整饰(复鞣)工段的总铬产生量约为6:4,可见,经过鞣制后的蓝湿皮,如采用非铬复鞣的工艺结合,可减少总铬产生量约30%-40%。

调研中发现,不同生产工艺下,制革废水中总铬产生量的变化与COD等其它污染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