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正确的探索:

1.中共八大

(1)背景: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2)内容:

①基本形势: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②主要矛盾: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GB3④经济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3)意义: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但当时人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准备,使得“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

(二)“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的论述: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二)探索中的失误——“左倾”错误发展

1.原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2.表现:=1\*GB3①1958年,中国共产党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2\*GB3②接着,1958年,又轻率地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农业上放高产卫星,工业上快速超英赶美,尤其注重钢产量)和以“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强调:被称为三面红旗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导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

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4.后果:

(1)大跃进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

(2)人民公社化运动试图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它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5.评价

(1)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2)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解释: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的区别。

解释: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的区别。

(1)人民公社化运动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片面追求“一大ニ公”,反映生产关系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

(2)“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反映了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八字方针”:国民经济的调整。

1.内容:1961年1月,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2.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解释:

解释:1956~1966年正确的探索、探索的失误及其启示。

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1960年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

失误:1958年“大跃进”;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两者共同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启示一:杜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启示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三: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启示四: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二、“文化大革命(时间:1966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