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例火龙罐循经治疗颈肩背疼痛案例分享.pptx

一例火龙罐循经治疗颈肩背疼痛案例分享.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河县中医院路萍一例火龙罐循经治疗颈肩背疼痛案例分享

01.病例简介02.辨证施术思路03.技术实施方法04.效果评价目录05.案例总结

01病例简介

01病例简介患者女,52岁主诉:颈肩背疼痛、酸胀2个月,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2月前出现颈肩背疼痛、酸胀,3天前吹风受凉后疼痛、酸胀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项痹”收入院。刻下症见:颈肩背疼痛,酸胀,背部僵硬如板状,吹风、受凉、劳累后加重,右上肢活动受限,纳眠欠佳,二便正常。中医望、闻、切诊:患者神情平和,语声适中,呼吸均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体格检查:T:36.5℃,P:66次/分,R:16次/分,BP:124/67mmHg,患者中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检查合作,体型正常。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血压控制良好。专科检查:颈软,C3-5双侧棘间旁压痛(2+),T1-7双侧棘间旁压痛(2+),旋颈试验(+),右肩肩井穴压痛(+),天宗穴压痛(+),右上肢上举90o,后伸45o,臂丛牵拉试验(-),双霍夫曼征(-)。辅助检查:颈椎间盘MR平扫示颈椎退行性病变中医诊断:项痹病风寒痹阻型西医诊断:1.颈椎病;2.高血压病。评估:疼痛评分4分,跌倒评分35分,VTE评分0分,压疮评分23分,营养风险筛查3分,自理能力95分。

02辨证施术思路

02督脉循行过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膀胱经循行过头项部、背腰部,火龙罐综合灸所用火龙罐为砭石所做,可疏通经络,艾柱有温经散寒之效,本技术循经治疗集砭石、艾草之功效,利用综合灸的推拿、刮痧、艾灸等功能,结合揉、推、点、按等手法,治疗风、寒、湿邪所致头项背腰部疾病,可达到温、通、调、补的功效。患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空虚,复外感风寒,痹阻经络,营卫气血不畅,则见颈肩背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风寒痹阻之征。

03技术实施方法

03技术实施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无禁忌症,已排空二便,室内温度适宜,无对流风,适合火龙罐灸法。2.确定施灸部位、顺序:(1)督脉在颈背部循行处,自腰阳关穴至后发际正中。(2)膀胱经在颈背部循行处:督脉旁开1.5寸自大杼穴至大肠腧穴;督脉旁开3寸,自附分穴至腰阳关穴旁开3寸处。(3)双侧肩胛骨:肩胛骨内缘、肩胛骨自上往下。(4)颈肩:自大椎至肩峰、自C3双侧棘间旁压痛处至肩峰。(5)重点部位、穴位:右上臂、肩井、天宗、风府、风池。

03技术实施方法3.洗手,轻插艾柱,防止破碎。4.点燃艾柱,火焰对准艾柱圆边和中心,防止火焰过大烧到罐口。5.一摸二测三观察:一摸罐口有无破裂,二测罐口温度是否过高,三看艾柱燃烧升温是否均匀,升温是否正常。

03技术实施方法6.将火龙罐罐口向上,放置于治疗盘内。7.病人取坐位,暴露施灸部位,清洁皮肤,抹上艾草精油,按摩放松施灸部位及周围肌肉。8.施灸前一手持罐,另一手在罐体突出处测试温度合适再落罐。

03技术实施方法9.循经施灸:在督脉颈背部循行处自腰阳关穴至后发际正中施灸;在膀胱经颈背部循行处自大杼穴至大肠腧穴,自附分穴至腰阳关穴旁开3寸处施灸。

03技术实施方法10.双侧肩胛骨、颈肩处、右上臂、重点穴位按已确定部位、顺序施灸。11.艾柱不要等到全部烧完再换,观察到艾柱包装纸燃烧充分后即刻取下,艾灰置于有水的弯盘内,利用罐体余温变换罐体突出处在肩井、天宗、风府、风池点按揉,更换艾柱后继续施灸。

03技术实施方法12.持罐时集推拿、刮痧、艾灸功能于一体,结合揉、推、按等不同手法作用于上述皮肤肌肉组织。13.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个部位操作时间、手法、力度,以患者耐受、舒适为宜。14.操作完毕,清洁皮肤,做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施灸部位出现红紫色痧点或瘀斑,为正常表现,次日可消除。可适量饮用温水,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灸后4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风扇、空调直吹施灸部位,避免外感风寒湿邪。15.整理用物,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火龙罐内外面及钢钉,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效果评价04Partfour

04效果评价1.效果评价:(1)施灸至20分钟时背部有轻微瘙痒、出痧点。(2)施灸至30分钟时瘙痒难忍、出痧点增多,行罐过处皮肤如麦芒刺背蔓延开来,膀胱经、督脉处有10*20cm的一层水珠,火龙罐边缘处污垢较多,需随时擦拭。(3)施灸至40分钟时瘙痒逐渐减轻,自觉头顶有气冒出,面部微汗,喝温热水300毫升,火龙罐处无污垢。(4)继续施灸颈肩背疼痛逐渐减轻、酸胀感逐渐消失,背部肌肉逐渐由僵硬变为柔软。(5)本次施灸2壮,施灸时间80分钟,操作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护网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护士提供有价值的知识

认证主体长沙知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3010407917479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