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煤的低温干馏
1
2.1
第二章 煤的低温干馏
2.2
概述
低温干馏过程及产品
2.3
2.4
低温干馏产品影响因素
低温干馏炉型
2.5
2
低温干馏工艺
2.1 概述---干馏
气体产物:煤气
液体产物:焦油
固体产物:半焦或焦炭
煤
隔绝空气
△
加热终温
低温干馏
500~600oC
中温干馏
600~900oC
高温干馏
900~1100oC
焦炭
3
2.1 概述---低温干馏
隔绝空气
500-600oC
气体产物:煤气
4
液体产物:低温焦油
固体产物:半焦
低阶煤
适宜煤种:褐煤、长焰煤、高挥发分不黏煤以及其它低阶煤
产品:半焦、低温焦油、煤气
工艺特点:
热加工过程
常压生产、不需加氢和氧
实现煤的部分气化和液化
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
可实现煤分级、梯级转化利用
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流程图
2.1 概述---发展
19世纪
灯油和蜡
20世纪40年代
焦油
汽油和柴油
20世纪70年代
石油危机
再度研究
得到气、油和焦等产品
独立低温干馏
以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
得到热、电及化工产品
5
2.1
第二章 煤的低温干馏
2.2
概述
低温干馏过程及产品
2.3
2.4
低温干馏产品影响因素
低温干馏炉型
2.5
6
低温干馏工艺
2.2低温干馏过程及产品---干馏过程
温度
析出焦油
析出不可凝气
H2
CO
挥发相变化
三个阶段: 干燥脱气
产品形成
二次脱气
脱水
脱气
收缩→形成裂纹
干煤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0
胶质体(有/无)
半焦
焦炭
熔融、流动、膨胀(有/无)
固相变化
7
2.2.1 煤低温干馏过程
8
第一 阶段(室温 ~300 ℃ ):煤 干燥、脱吸 阶煤没有发生外形上的变化。
120°C前低阶煤主要进行脱水干燥
120-200 ° C 脱气 (主要脱除煤吸附和孔隙中封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气等)
200 °C以上低阶煤发生脱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热解水及微量焦油。
第二阶段(300~600 ℃):以煤热分解为主,生成产品。
对低变质煤而言,这一阶段不产生胶质体或产出量很少,不会产生熔融、膨胀等现象,热解前后煤粒仍然呈分离状态。
过程以裂解反应为主。主要包括不稳定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碎片、脂肪桥链受热裂解生成气态烃以及含氧官能团、煤中以脂肪结构
为主的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
450°C前后焦油的产出量最大,气体在450~600°C析出量最多,半焦在500~600°C形成。
2.2.1 煤低温干馏过程
9
第三阶段(
稳定。
600 ℃ ) :以 缩聚反应 为主,半
半焦的挥发分进一步降低,产生裂纹。
芳香结构脱氢产生的挥发分主要是煤气(其组成为氢气和甲烷,且其中氢气含量上升,甲烷含量下降),基本不产生焦油。
2.2.1 煤低温干馏过程
10
2.2.2低温干馏产品
隔绝空气500-600oC
煤气(80~200m3/t)
低温焦油(6~25%)半焦(50~70%)
低阶煤
半焦
煤气
11
2.2.2低温干馏产品
12
2.2.2低温干馏产品---煤气
密度:0.9-1.2kg/m3成分及性质:
甲烷及其他烃类、氢气、一氧化碳等;
组成及热值因原料煤性质和工艺有较大差异
不同低温干馏工艺所产煤气组成及热值
13
2.2.2低温干馏产品---煤气
14
用途:
作为工业燃料气用于冶金、建筑行业等的加热炉,供燃气气轮机发电、焦炉、热解炉等用;
利用其中的一氧化碳、氢气和烃类气体,作为合成气用于化学工业;
可用作中小城市及矿区民用。作为民用时,热值高的煤气更有利。
2.2.2低温干馏产品---低温煤焦油
15
物理性质:
黑褐色液体,密度小于1g/cm3,闪点为100℃
对光和热不稳定,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光以及空气中氧的作用使焦油的黏度增加,颜色变深,胶质、沥青质成分增加,遇热易于分解。
相较于高温煤焦油,低温煤焦油密度小,相对分子质量较低,H/C比较高,芳烃含量低,而脂肪烃、环烷烃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高。
2.2.2低温干馏产品
16
成分:
烷烃(2%-10%)、烯烃(3%-5%)、芳烃(15%-25%)、环烷烃(可达10%左右)、酚类化合物(可达35%左右)、中性含氧化合物(20%-25%)、中性含氮化合物(2%-3%)、有机碱(1%-2%)和沥青(可达10%左右)
组成变化较大,不仅随干馏煤种的性质变化,而且与干馏条件、储存条件有较大关系。
用途:
发动机燃料,生产酚类和烃类;
提取的酚可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医药等产品;
褐煤焦油中含大量蜡类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原料。
2.2.2低温干馏产品---半焦
性质:
孔隙率:30~50%
反应性:比高温焦炭高
比电阻:比高温焦炭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蛔虫》课件课件.pptx
- 禁毒教育课件课件.pptx
- 精益生产培训课件课件.pptx
- 精装修施工工艺标准手册.pptx
- 克鲁格曼国经第十版课后习题.ppt
- 课件目录模板①.pptx
- 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课件课件.ppt
- 大数据分析对工程造价精准性的影响.pptx
- 第1章-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基本知识.ppt
- 第04章各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