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津中考语文总复习真题研究之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docx

天津中考语文总复习真题研究之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天津中考语文总复习真题研究

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这组散文是鲁迅在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他是为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他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期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的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分章概括】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时常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而是被长妈妈踩死的,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选取了“猫”这样一个典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人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阿长与〈山海经〉》:本文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和祝愿之情。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在文中,作者写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对工作极其认真,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作者突出地记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也对国人在日本吃喝玩乐、不思富强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批判。

《范爱农》:在作者早年的好友中,范爱农是很重要的一位。本篇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友人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涯海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