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二轮(专题训练)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下面空格中应填入(???)
A.北魏 B.北齐 C.南齐 D.元
3.“曹孟德、赵子龙、诸葛孔明、周公瑾”等人物,应出现在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演义》
4.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在两汉之后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5.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A.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B.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6.一位官员因为在父丧期间,让婢女服侍他吃药,被人检举违反礼法,因而受到清议的批判,甚至使他的仕途受阻。这位官员最可能处于何时?
A.秦汉
B.魏晋
C.隋唐
D.宋明
7.观察下边示意图,A、B两处可填入的最合适内容是
A.东周、开放与融合 B.战国、分裂与融合 C.东周、分裂与融合 D.战国、开放与融合
8.“改官制、禁胡服、说北语、改姓氏、定族姓”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后周世宗改革
C.辽朝南北面官的设置 D.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
9.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融合”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对匈奴战争
C.唐蕃联姻 D.孝文帝改革
10.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①改用汉姓??②分科取士??③迁都洛阳??④改说汉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沈约所著的《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一段这样描述:“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这表明
A.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B.南方农民生活日益富足
C.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12.道武帝(拓跋珪)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材料旨在说明北魏初期(???)
A.国家统一为政策调整奠定基础 B.统治区域内实行封建剥削
C.鲜卑族汉化和封建化进程 D.拓跋部贵族实行汉族生活方式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建“四夷馆”接待各国归附之人;西魏宇文泰定都长安,建“六官”,仿儒家经籍书写公牍;北齐官修前朝历史《魏书》。上述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
A.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 B.洛阳古都的地理优势明显
C.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增强 D.少数民族政权已完成封建化
14.西晋郭义恭在《广志》中记载谷子有12个品种。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86个品种,分别具有早熟、晚熟、耐旱、耐水、易春、味美、味恶等不同特点。这反映了北朝(???)
A.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 B.谷类作物种植发展
C.南北方经济交流频繁 D.人们期盼谷子高产
15.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移民大量迁入 B.经济得到开发
C.政区进行调整 D.政权发生更迭
16.遭遇自然灾害时,孝文帝开仓赈恤;对于鳏寡孤独以赐粟(或谷)帛为主,还有免除“杂徭”;对于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特别困难的病患专门设立医治场所,派专门的医师救护。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B.丰富了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
C.巩固了全国统一的局面 D.缩小了北魏社会的贫富差距
17.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18.魏晋以降官分清浊。有些官尽管官品较高,但因职任繁剧等种种原因,不为士族所喜,被视为“浊官”,士族宁可担任品级较低、职任清闲的“清官”。当时士族依据自己的文化趣味(清浊之分)重构了官僚的等级及其迁转次序。这一现象(???)
A.说明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B.导致士族庄园盛极一时
C.表明察举制仍是选官主流 D.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19讲 卤素的性质及提取(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0讲 硫及其氧化物(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1讲 必做实验提升(四)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1讲 硫酸 含硫物质的转化(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2讲 氮及其氧化物、氢化物和铵盐(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2讲 热点强化8 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3讲 硝酸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5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落实与拓展(含解析).ppt
-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压轴题培优练习 菱形存在问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压轴题培优练习 正方形存在问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