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方案.pdfVIP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

培养方案

2011年02月

目录

1指导思想1

2培养目标1

3培养模式2

3.1总体原则2

3.2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2

3.3校企联合培养方式2

4政策措施4

4.1学生的遴选与管理4

4.2教学管理的措施与方案5

4.3毕业的标准与学籍管理8

4.4教师工程经历的要求10

4.5校企联合培养的相关措施10

5知识能力大纲11

5.1培养标准与能力需求11

5.2能力要求的实现方法14

6企业培养方案16

6.1企业培养的目标16

6.2企业培养的计划16

6.3实施的企业17

6.4工程实践条件17

6.5师资配备17

7工程经历的师资落实计划18

7.1专兼职具备工程经历师资的落实18

7.2青年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计划18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计划

1指导思想

以“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际工

程需求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驱动,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高层次专门技

术人才为主线,以校企联合、多方培养的“1.5+1”研究生培养机制,形成“学

术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和工程实践能力,立足航空航天领域,面向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

力支持,共同促进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

2培养目标

本学科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

应用型专门人才。

⑴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⑵.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

识;完成的硕士论文有自己的新见解。

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

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能力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⑷.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外文资料,

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

⑸.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第1页公诚勇毅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培养计划

3培养模式

3.1总体原则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精神,凝练教学特色、发挥学科优势,

根据“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本学科主要以“1.5+1”

为主要的培养模式,其中:“1.5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培养阶段,

周期为1年;第二阶段为论文题目选择论证,周期为0.5年(由企业需求调研和

研究情况分析);“1年”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培养阶段。完成培养方案的研究生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3.2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

⑴采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兴趣讨论相结合,工程需

求和技术研发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资源,鼓励和发挥研

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合力。

⑵结合专业需要和技术发展情况,a.有计划地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

校讲学,了解相关学科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b.以工程硕士

专业技术为背景,形成技术交流规范,要求工程硕士必须开展2次以上的技术交

流与研讨,面向的对象为学院各类硕士研究生,加大此环节的考核力度;c.以型

号研制的技术需求和导师承担的科研任务为依托,要求学生定期学术交流和技术

研讨,了解和总结技术发展和需求情况。

3.3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⑴依据企业实际工程需求设定和调整课程体系

本学科卓越工程师(硕士)培养课程体系依据具体工程技术

文档评论(0)

176****0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