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第一课时)》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雁归来(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筛选关键信息,明确“大雁归来”的整个“旅程”;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知识性、抒情性、思想性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

从陶渊明的对理想世界桃花源的描绘,引出学生关于当代人对理想世界思考和探索的好奇,从而走进本课。

由已学课文导入本课学习,拉近学生与新文本的距离。

二、了解作者;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过程

了解作者利奥波德及其著作《沙乡年鉴》。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以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的三段阐述作为“解读钥匙”,层层深入。

了解作者及其著作;

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和环节。

三、通读文章,完成“北归大雁观察记录卡”

本环节“解读钥匙”:

“冬天我们给鸟戴环志和给它们喂食,砍取柴禾;春天,我们种松树,并看着大雁飞过;夏天,我们播种和照料野花;秋天,我们猎取披肩鸡和野鸭(有些年里);在所有季节里,我们都做生物气候的记录。”

从“科学观察记录”的文本特征入手,引导学生以完成“北归大雁观察记录卡”的形式,通读文章,梳理文章内容,了解“大雁归来”的整个“旅程”,并理清说明顺序。

观察时间

观察记录(大雁习性)

11月

飞行路线笔直;对猎枪保持警惕

3月

了解经过地休猎的情形;放松地飞行和活动;去玉米地摄食

雁队多由六只或六的倍数只大雁组成;孤雁则会更频繁地飞行和鸣叫

4月

常在沼泽中进行喧闹的集会

5月

大雁集会渐少

总结:在阅读《大雁南飞》这篇科学观察笔记时,可以依循作者观察的时间顺序,了解了大雁北归的整个过程。

以设计并完成“北归大雁观察记录卡”为第一把钥匙,理清说明顺序,梳理观察记录的主要内容——“大雁归来”的整个“旅程”,体会文章的知识性。

四、赏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其所达到的说明效果。

(一)从百度百科与课文语言的对比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抒情性特征。

百度百科

《大雁归来》

大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二)以作者阐述为第二把“解读钥匙”,深入探究课文抒情性与科学性并重的语言特征。

“如同在艺术中一样,洞察自然本质的能力,是从美的事物开始的。”

总结:在美的语言之下,大雁迁徙的过程得以更加清晰、更加鲜活地说明,充满了平时不为人关注的细节和个性。此时,优美更是一种细致清晰和准确严谨。同时,品读这些细腻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涌动的丰富情感,那是对大雁和自然真挚的爱和关切,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深刻忧虑和思索。总之,文章语言兼具抒情性和科学性。

以美的语言为第二把钥匙,通过赏析语言,感受课文语言抒情性与科学性并重的特征。

五、结合背景,抓住抒情句,探索作者思想

本环节“解读钥匙”: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以作者阐述了自己建造农场的目的——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为切入口,引导学生通过结合现实背景、把握重点抒情句探究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

总结:“开罗会议”隐藏着作者对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的反思,而作者希望人类能够放低姿态,重建一个野性和自由被充分珍视、土地上的所有生物都被平等地热爱和尊敬的理想世界。

借助第三把钥匙——作者对写作目的的阐述,理解作者的忧虑和反思,体会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理想,感受文章的思想性。

六、朗读并结束

朗读作者在《沙乡年鉴·序言》中的一段文字总结全课,并激发学生对各种生命形态的热爱和尊重。

“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摒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被认为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自由地谈话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总结全课,再次以朗读来激发对各种生命形态的热爱和尊重。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霭(ǎi)凋零赌注(dǔ)邀请

B.缄默(xián)希疏弥漫(mí)瞄准

C.狩猎(shǒu)沙滩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