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与实践》教案 第4课 欣赏家国情怀诗.docxVIP

《文学欣赏与实践》教案 第4课 欣赏家国情怀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欣赏家国情怀诗

欣赏家国情怀诗第课

4

4第课

4

第课欣赏家国情怀诗

PAGE3

PAGE4

PAGE4

PAGE3

PAGE3

第课

第课欣赏家国情怀诗

PAGE1

4

PAGE1

PAGE1

课题

欣赏家国情怀诗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欣赏家国情怀诗的技巧

(2)理解家国情怀诗的基调和思想内容

思政育人目标:

帮助学生解决诗歌鉴赏过程中的困惑,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不同类别诗歌的能力,增加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家国情怀诗的技巧

教学难点:家国情怀诗的基调和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课堂实践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min)→问题导入(5min)→传授新知(23min)→课堂讨论(15min)

第2节课:主题演讲(40min)→课堂小结(3min)→作业布置(2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min)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

(5min)

【教师】引入诗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这首诗中的鬼雄就是化用“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代表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品格?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授新知

(23min)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讲解家国情怀诗

1.《国殇》屈原

?【教师】提出问题

你对屈原有哪些了解?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古时死于国事叫作殇国,因此国殇也用来表示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国殇》是屈原代表作品《九歌》组诗中的一首,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教师】多媒体展示诗歌《国殇》并让学生朗读

?【学生】观看、朗读

?【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讲解词语释义

[1]操吴戈兮被犀甲:手里拿着锋利的吴戈(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铠甲。被,同“披”。[2]车错毂兮短兵接:双方战车相遇交错时,用短兵器互相格斗。错,交错。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3]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4]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教师】提出问题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全诗生动地描写了战况的激烈和将士们奋勇争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诗中情感真挚炽烈,节奏鲜明急促,抒写开张扬厉,传达出一种凛然悲壮、亢直阳刚之美,在楚辞作品中独树一帜。

2.《塞下曲》李白

?【教师】提出问题

李白在我国诗坛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奇绝,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素材,构成其诗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教师】多媒体展示诗歌《塞下曲》,并讲解词语释义

[1]闻折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借“闻折柳”渲染苍凉寒苦的氛围。[2]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借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奔赴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教师】提出问题

通过了解诗词含义,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

本诗慷慨豪迈,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诗人先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接着设想自己来到边塞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用“直”和“愿”直抒胸臆,语气强烈,一派爱国心声喷涌而出,具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教师】讲解“大师巨匠”中关于李白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仙李白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教师】提出问题

简述你对杜甫的了解。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

杜甫(712—770),字子美,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