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之 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和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朝中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docxVIP

大讲堂之 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和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朝中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讲堂之第十一讲中华一家和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朝中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今天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际上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正是从清前中期开启的,

移风易俗指向构筑大一统政治共同体。清朝统治者都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政治理想,土尔扈特人东归和锡伯人西迁,就是两个关于族群整体,关于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故事。

以1840年为界,它的前中期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的最后阶段,而它的晚期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刺激,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自觉。

第一个问题,清前中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贡献与启示?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它为现代中国留下了一个大一统的民族实体。在中国历史上清前中期的广土众民前所未有,论疆域,除了元朝,没有哪朝的版图比清朝更大。18世纪中期的清朝,西跨葱岭,西北囊括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钓鱼岛,南至南海诸岛,仅仅陆地的疆域总面积就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清前中期的统治者们极为勤奋努力的,并且技巧娴熟的致力于拓展疆域的结果。

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的大部,皇太极辅随蒙古,顺治入主中原,统一南方,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雍正安定青海,西藏乾隆统一了新疆,完成了大一统。在这个过程中,清军还在东北击败沙俄,在西藏打败廓尔喀,在西南抵御缅甸,捍卫了大一统。值得一提的是1685年和1686年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清朝与沙俄政

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用谈判的方式划定了两国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具有主权国家性质的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王土观念,向近代民族国家的领土意识转变。

论人口清以前没有哪朝的人口数量比他更多。根据历代的官方统计,中国人口最多时有6,000万人,学者估计宋明两代实际人口可能曾经超过1亿,但时间不长,也没有持续。

康乾时期,中国政治稳定,商业发达,加上财税制度改革,使人口迅速增长到了3亿。1850年中国人口突破了4亿3,000万。今天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实际上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正是从清前中期开启的。总之清前中期的广土重民底定我们现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范围和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清前中期,中央政府对广土重民还实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直接而有效的管控。

清朝统治者十分擅长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他们将移风易俗和因俗而治有机的结合,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举措,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大一统国家治理格局,确保中央政令顺利地传达到辽阔疆域的每一个角落。移风易俗指向构筑大一统政治共同体。

清朝统治者都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政治理想,在思想上他们强调天下一家的族群理念,主张满汉一体,满蒙一体等等。皇太极把处理族群关系比作调和五味,治大国若烹小鲜,要想族群关系融洽,关键在于恰到好处的调剂。

顺治帝说,满汉官民俱为一家,康熙帝说无论中原民众还是边疆族群,都是武之赤子,富裕生辰原无区别。雍正帝说,自己所用之人是中外一家之人也,自己所行之正是,中外一家之正也。这些说法所传达的政治理念是相同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中华民族是一家制度方面,清朝在中央有理藩院,专门负责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事务。在西藏清朝改变了前代的机密方略,派遣驻藏大臣长期保持驻军,目的是强化中央政府的直接管控。乾隆晚期廓尔喀军侵略西藏,被清军击败朝廷,随后颁布了藏内善后章程29条,稳定西藏的秩序,

其中有一条就是确定金瓶掣签的制度,规定班禅达赖的转世灵童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认定才有合法性,这就把教权彻底地纳入了政权之下,体现出切实的治理。

在西南地区行之已久的土司制度,显露出封闭保守、隔绝、争斗势力做大等弊病。雍正年间进一步推进改土归流,改土就是废除土司制,改成郡县制,归流就是将治理土司地方的权力交给中央委派的流官,改土归流,消除了土司地方割据的风险,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管控。

此外,清朝还继承了中原王朝定期巡狩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南巡和北巡制度。这些年市面上有不少戏说康熙、乾隆下江南的电视剧,所以大家对南巡大概不陌生,实际上清朝皇帝不只有南巡,还有北巡,他们每年都会去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除了避暑,还要接见蒙古西藏的政教领袖,举行秋选、会盟、封赏、赐爵等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当然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清代的国家治理除了移风易俗,还有因俗而治。中华文化一直崇尚修其教,不易其俗,其正不亦其宜的治理理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面对地区族群的差异性,中央政府在统一政令文教的同时,要注意尊重包容地方风俗的多样性。清朝统治者十分擅长因俗而治,在东北主要实行君府制,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大将军,兼管军政和民政,但在一些移民集中的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能源管理领域开发、方案设计、实施等,可承接开发咨询、方案设计文档等多方面内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