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评课 .pdfVIP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评课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数学《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评课稿

评课记录

授课教师:田忠琪

组长:马俞

组员:田忠琪、屈智强、杜旭、等老师认为田老师这节课有几个突出特点:

听完课之后,我们团队对田老师的课进行了认真的评议。首先由

田老师自己谈了上完这节课后的体会和感想,然后由每一位数学老师

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田老师这节课上的很成功,起到

了示范作用。具体评议如下:

1、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境。

本节课用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诗《题西林壁》。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引入课题,从横、侧、远、近、

高、低等不同角度来观察庐山,引出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

个切入点非常好,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

平日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多找这样的例子。如在教七年级《代数式》

时,有的老师这样引入童“年是美好而幸福的,大家还记得那首“唱不

完的儿歌吧”,然后同学们一起念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腾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腾两声跳下

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12条腿,扑腾三声跳下水……”,然

后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唱完这首儿歌?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有

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腾n

声跳下水,将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一下子表现出来,令学生顿觉耳目一

新。

2、注重过程教学和学法指导

在教学画圆柱体、长方体、球体和圆锥体的三视图时,田老师不

是直接给学生讲解它们的三视图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记忆、变式练习,

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观察老师手中的教具、学生自己的学具或学

生自制的模型,再找学生回答、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

答案。这种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观察实物或学

生看书、计算、画图、独立思考、猜想———小组讨论交流———让

一个小组代表发言,其它小组补充说明———师生交流总结———拓

展应用的模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

发生发展过程及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不仅学会了知识,而

且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3、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

田老师在本节课上处处关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始至

终处于被肯定、被激励之中,时时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给

学生留有较大的学习的空间:如观察、讨论、动手摆放学具等,提出

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并给予适时的点拨。

马俞老师:

在平日的教学中,不少学校和老师存在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老

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学生听明白的多,学会的少。究其原因,是

我们只注重了终端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让教师

和学生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另外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这也

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如:本节课田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学

生思考、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抓住本节课的核

心问题,处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作法,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让学生探究、讨论,如果讲解能引发学生思维的

就用讲解法,讨论交流能引发思维的就用讨论法,总之,在教学中要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另外一定要突出数学自身的特点,

在我们的老师的课上,多数老师在一节课的结尾都让学生谈谈本节课

学会了哪些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对本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性总结,

这样做就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了整体认识。另外不少老师强调严密的逻

辑思维、严格的解题步骤等作法都值得发扬。

文档评论(0)

156****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