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教学设计(团山小学---张廷明).docVIP

《莫高窟》教学设计(团山小学---张廷明).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7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

教学设计

团山小学张廷明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莫高窟栩栩如生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从全篇看,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首先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选取了莫高窟中的三个典型代表“彩塑”、“壁画”、“藏经洞”来记叙,最后总括全文。以这种思路安排课文的结构,可以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从而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文章多处采用排比句,如描写彩塑时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写壁画是用了“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教学时,指导学生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感受莫高窟的美,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但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文章虽然构段清晰,便于理清脉络,但是要是学生真正走进艺术宝库,观赏、品味、享受艺术的无穷魅力,还得靠教者的有效引领。因此,教学中,我抓住了“三疑”中的“质疑”、“三探”中的“探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做评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目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本次教学,重点是体会文本结构特点及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感受莫高窟的美。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由于学生没有到过敦煌莫高窟,对彩塑、壁画、藏金洞是陌生的,因此借用课件欣赏莫高窟的图片资料,拉近了学生与莫高窟的距离,有利于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我采用“三疑三探(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o教师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本次课件设计,我主要采用简单的PPT课件,力争做到求真务实,不流于形式。)

过程设计:

一、设疑自探

1.师: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今天,我们来学习——《18.莫高窟》。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观看课件①。

2.师: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师针对实际情况点评)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刚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疑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同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到下面的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以学定教”。】

3.出示自探提示:

同学们真动脑筋,提了这么多问题。根据同学们提的问题,结合教材,我归纳整理了一些问题。请看自学要求: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并思考:

(1)莫高窟在哪里?

(2)课文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

4.学生自探,教师巡视指导。

二、解疑合探

(一)莫高窟在哪里?(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

(二)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方面?(板书:彩塑、壁画、藏金洞)

1.(课件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个什么句子?(过渡句)。

理解“精妙绝伦”、“宏伟瑰丽”

那么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的宏伟瑰丽分别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

文档评论(0)

137755747751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