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26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现代中国科教文化
一、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
①1978年12月,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②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过程
阶段
时间
内容
明确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系统概括
1987年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
1992年南方谈话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
形成体系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3)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知识补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4)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0)国家统一:“一国两制”。
(1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2)提出:2000年春。
(3)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
②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3.科学发展观
(1)提出: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
(2)内容: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提出: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
(2)内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3)意义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②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现代中国的科教文化事业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1.“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及“左”倾思想影响,将学术问题、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进行批判,损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③1956年1月,中共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肯定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④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成就
①涌现出一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②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
(5)意义
①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②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
图解历史全面认识“双百”方针
知识点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新中国时期“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
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红卫兵”、破“四旧”和江青等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鼓噪下,许多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文物被洗劫,文艺成就被抹杀,文艺人士遭批斗。出现了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只有“样板戏”一枝独秀的状况。
3.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
①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明确方向: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