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pdf

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SSN1009-3044E-mail:eduf@

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

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第20卷第5期(2024年2月)

http://

Vol.20,No.5,February2024Tel:+86-551

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於雯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十堰4420000)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对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地方院校的工科

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

系设置、多学科融合协同以及校企合作的角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培养出满足国家

发展需求的高校人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工科;地方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5-0024-04

1引言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

能发展规划》文件,文件提出要培养掌握“人工智能+”

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

行动计划》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

培养模式,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进一步提升高校

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

能力[1]。湖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光芯屏端网”图1“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光芯屏端网”为代表的

2地方院校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新兴产业,对核心芯片、光电子元器件、工业软件等关

键领域,组织协同攻关和应用示范。对相关产业人才及存在的问题

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将推动传统的工科教育教学模式2.1教学内容滞后

[2]

改革,使得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变”。新工科则是

传统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难以及时更新跟

以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和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

上行业的发展速度。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更新相对滞

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工科教育改革模式,新工科注重培

后,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可能面临技术落后或不适应。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融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

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和工业变革。2.2实践环节不足

在“人工智能+新工科”的双重背景下,对地方性地方院校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缺乏充分的实

高校的工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地方院校践环节,学生缺乏实际项目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对

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在专业布局上与新兴产于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