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要素解读+考试重点+主题阅读训练语文 统编版 .docx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读书明智”要素解读+考试重点+主题阅读训练语文 统编版 .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八单元“读书明智”主题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单元要素常考题型训练考前必练必会知识点)

借助圈画关键语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内容要点。

方法

注意事项

符号圈画法

用相同的符号圈画同一类型的信息,重复的信息不再圈画,重点或存疑的内容用特殊符号圈画。

分条罗列法

按照一定顺序将关键信息归纳成几句话,分条罗列,注意信息准确,语言简洁。

图表整理法

用图画、表格的形式将关键信息分类整理,注意表格要清晰合理。

列提纲

将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信息和问题罗列出来。

画结构图

按照文章类型和要求画合适的结构图。

常见考法

答题方法

梳理文中谈到几种……,分别是……

先仔细审题,明确题目中“梳理信息”的“要求”是什么。接着在阅读时记着题目的“要求”,边读边想,圈画关键词(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最后整合要点,利用表格、流程图或简洁的文字直观呈现出来。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文

中哪种方法对你有启示

先梳理文中提到的多种方法,再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列举具体的事例谈自己的启发。

(一)我喜欢书

题目叫“我喜欢书”,但是想起来,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

大约在我4岁的时候,我的祖父教我念书,可真难受了。我坐在那儿念“天地人”“山水田”,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大约在5岁时,我渐渐喜欢书了。有一天,在街头地摊上,父亲买了一部石印绘图本《三国演义》。我拿起书,一面看,一面走,一面参加刘关张三兄弟的活动。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我就绕过去。一路上什么也没看到,一直走到家里,我才放下书,离开了三兄弟。母亲说,这个孩子入了迷了我是入了迷了,不看书,我在家里是个小孩子,不得参加各种大人的活动。然而,打开书,我就像个大人,可以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面前,观看他们表演,倾听他们谈话。我从他们那里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后来,我买到一本石印的《千家诗》。我又入了迷了,又读了一路。书中每页皆有插图,同诗对照起来看,实在有意思。

到了上中学时,碰到的书太多了,要看得快,才看得完。年纪大了,我渐渐发现有些书一目十行下去,没有真正读懂,必须仔细读才行。读一遍不行,再读二遍;读二遍不行,再读三遍。有些书甚至要常常读,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味道来。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我就看了五遍;曹雪芹的《红楼梦》,我看了七遍,如此等等。自然,有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1.本文题目是“我喜欢书”,但短文一开篇,作者就写“最初我看到书时,并不喜欢”是否矛盾?为什么?

“当然,也碰到不少拦路虎”,这里的“拦路虎”是指

。本文写了“我”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以及总结出的读书体会,请你将下图补充完整。

根据作者的读书体会,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二)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因为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难问题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不见得会对同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的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地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被某种方法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读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阅读短文,完成表格内容。

3.你最喜欢哪种读书方法?说说理由。

4.根据短文,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爱因斯坦的读书法是最适合我们的。

B.“跳读法”在文中是同时读几本书的意思

C.我们如果能够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我们所用,那么读书的效果就达到了。

(三)书架

①大凡人们都是先有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