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古诗词。

二、学习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学以致用,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鉴赏古诗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观赏中国山水画谈谈其特点。

明确: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赏几幅山水画。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大家都说得很好,说出了山水画具有的独特审美追求,如留白、注重神似、以墨色浓淡表现画面层次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李可染就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他深谙山水画艺术,那么,在他看来,山水画的创作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水画的意境》。(出示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梳理行文思路

任务:默读,抓关键词句,梳理结构

【出示任务】

1、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勾画以下要素:每段中心句(主要观点)、所举例子、所做结论

2、根据关键句,以提纲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文章的论述思路。

【反馈指导】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方法小结】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和论述思路就基本理解了。

(三)细读文章,分析实例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本文探讨山水的意境,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对“意境”“景”“情”等核心概念展开阐释,丰富了观点的表达。

赏析示范:以李白和毛主席诗歌为例,印证“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

【方法小结】

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主席《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景与情融合无间,对意境的理解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拓展延伸,理解山水画意境

赏析示范:以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漓江胜景图》为例,印证“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的观点。

(五)学以致用,赏析古诗词

赏析示范: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尝试一下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吧。老师先来做个示范。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初一我们学过的元代散曲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六)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李可染《谈学山水画》袁行霈《谈意境》

【答疑环节】

一、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二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诗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惜别的情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通过写景,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所以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因此,作者在这里以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论证了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二、如何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这句话的意思?

李可染在《谈学山水画》一文中说:“艺术从生活中来,但它不等同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当比

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就是说,艺术又要求对生活进行高度集中和概括,要求典型化、理想化,从而创造出比现实更美好、更富有诗意、更理想的艺术境界……”这段话可作为解释。文中用作例证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视野开阔,气势雄浑,所描绘的景物并非纯粹的客观外物,而是经过毛泽东同志高度艺术概括的,融会了他的“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因而,相比一般的自然景物描写,体现出对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

三、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古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书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

引用毛主席《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

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四、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