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反思 .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潮》教学反思

《观潮》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

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

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潮》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潮》教学反思1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作者按时间的推移顺序用生

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把钱塘江描绘得有声有色,再

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这是一篇培养学生灵感、帮助学生

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好文章。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观潮》中描述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资料是课文的

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来品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是难点。这部分

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

中自得,做到了以读为本。“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或者哪些词语体会

到潮来时的壮观?”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并把体会到的那

种壮观读出来,学生的感知还是比较到位的。读到“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播放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

实的情景,感受到了大潮涌动的速度,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

变化。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的原因,虽然课堂上进行了简单

介绍,可能由于四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地理的生疏,依然是一知半解。

2、教学收获(思得)。

(1)在这节课中,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

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讲解,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

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我感受最深的

就是:教师转变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如在学生读得有滋味时,老师

也参与他们的朗读,评老师的朗读,从学生的评议中,老师巧妙地指

导朗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用心性。

(2)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

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如在“句子比较”

这一环节,透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很好地帮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更能够

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3、不足之处(思失)。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

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字词的学习太过粗略。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时期,但对于

字词的理解掌握还是比较重要的,就这节课来看,由于时间分配上不

够科学,对重点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2、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不够充分,还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情感线

还是按老师的设想去落实。说白了,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足够大气,有

时候拘泥于小空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调控,教师的教学一定程度

上还是框架着学生。

4、改进措施(思改)。

因为教师的示范和参与有点“逾越”,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过大,

让少部分学生有点跟不上进度,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

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地发现问题,学生学

得更愉快……总之,以后老师要在课堂上“舍得放”,教师大胆放开,

学生综合潜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

《观潮》教学反思2

教完《观潮》这一课后,上网查看了一些教学案例,在思想上有

了很深的启发和感受。再对照《新课程标准》认真反思,确有许多遗

憾之处。我想这些新的认识和感受对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有新的突破。

《观潮》这篇课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

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的

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

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心灵的境遇。

“心灵”即指人的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有对事物

的认知热情,我在课堂上喜欢看见学生迫切求知的眼神,喜欢听富有

稚气的表达。他们的认知若是在情感中激发的,获得知识将是最牢固

的。因此,在课前,我设计了与学生“课前交流”的简短对话,以商

量语气激发学生当“小记者”,学生信心十足表示赞同,然后相机以

寓于有趣、生动、优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3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