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重点 .pdfVIP

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重点 .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试述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水平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意有外界原因,周围环境,社会因素

的发展?于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志也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等都会使儿童出现这些情况,因此

答: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体数不懂透视原理、缺乏立体感,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儿童

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常常就不能正确辨认。10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的品德发展,对于儿童品德各方面

作用逐渐提高和注意的有意性由5清列举四种提高小学生记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发展,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以

被动到主动。在个体发展中无意忆效果的方法。答:(1)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及意志都要有正确合理的培养,而

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小学答:(1)利用无意识记忆的规律发展。首先,小学儿童低年级儿童不能粗心大意,尤其是要注意儿童

低年级儿童的认识活动常依赖与组织记忆,教师在要求学生识记还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心理发展,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

无意注意,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儿材料时充分利用识记的功能,尽的动机和目的,他们行动的动机和都要增强对儿童的理解,寻求与儿

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儿童在量使材料新颖、直观和具有可操目的多半是由家庭、教师、学校集童取得沟通的共同语言,努力成为

日常活动中更多的依靠有意注作性,使儿童感兴趣,从而化难体提出的。其次,小学儿童,特别儿童的良师益友,让儿童尊敬和信

意,而且有意注意的效果明显高为易、易于记忆。(2)将所学内是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动机和目的,赖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的成

于无意注意,在高年级的认知活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的智力活一般是很不稳定的,还不能在一个长中品德发展更加完善。

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超过了无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较长的时期里,为实现自己的动机12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

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小学低年象,比如让学生记住地图上的方和目的而积极的行动。最后,小学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位标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答: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

但随着儿童心理活动目的性,有可让学生在沙盘上安排学校主要案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表现出不善形成的。没有交往,就不可能形成

意性和自控性的逐渐增强,小学建筑物模型、附近的布局等,这于运用抽象原则来解决动机冲突,直接的人际关系,交往是由信息交

高年级儿童逐渐能自行确立目样记忆效果就会更好。(3)对于更多地受一些有关的具体事件所流、动作交换和相互理解构成的复

的,独立的组织自己的注意。有意义的内容尽量使学生在理解左右。(2)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杂活动。而其中相互理解是交往成

2低年级老师怎样考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于无意义小学儿童克服困难的毅力是随着败的关键,它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

注意的特点组织好教学?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强的心理成分。因为在交往中,如果

答:(1)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识记。(4)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的。一番信息交换和动作交流之后,双

律组织教学。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忆法进行识记。如背诵课文可让11从总体上如何估价小学阶方都在思付“他说了些什么呀!”

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学生读几遍后合起书回想其中的段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丛中试想这样的交往还有意义吗?因

们无意注意的特性;尽量减少与内容或尝试背诵而不采用一遍又应得到什么启示?此在和一个人交往时,首先要探询

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一遍单纯读的方法记忆。

文档评论(0)

zhaolubin20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