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屈原列传第三段原文及翻译(最新)
屈原列传第三段原文:
屈原既放,迁于荆蛮,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翻译:
屈原被放逐后,迁徙到了荆蛮之地。他来到了长江之滨,披散着头发,在湖边边走边吟咏,脸色憔悴,身体极度消瘦。一位渔翁看到他,便问:“你不就是那位三闾大夫吗?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屈原回答:“全世界都陷入了混乱,只有我保持着清醒;众人都沉醉于酒色之中,只有我独自清醒。正因为如此,我被放逐。”渔翁说:“真正的圣人不会固执于事物,而是能顺应世事变迁。既然全世界都肮脏不堪,你为何不搅动泥沙,让污水横流?既然众人都沉迷酒色,你为何不一起分享酒糟,痛饮美酒?为什么要谨守美好的品德,却让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拍打帽子,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抖落衣服;我怎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世俗的污垢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鱼腹,也不愿让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尘埃。”渔翁微笑着,轻轻敲打船桨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啊,可以洗净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啊,可以洗净我的双脚。”说完,渔翁离去,再也没有与屈原交谈。
以下是详细解读:
屈原被放逐后,他的生活变得困苦。这里的“荆蛮”指的是当时尚未开化的地方,与中原文化相去甚远。屈原从三闾大夫沦为流放者,身处异乡,心情之痛苦可见一斑。
在江滨,屈原的形象已经大变样,从一位风度翩翩的官员变成了憔悴的流浪者。渔父的出现,为这段故事增添了悬念。渔父作为一个局外人,他对屈原的遭遇感到不解,于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屈原的回答道出了他的信念与坚守。他之所以被放逐,是因为他不愿同流合污,而是要保持清醒。这种品质在当时的社会里显得尤为难得。然而,渔父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智者应当顺应时事,不必过于执着。
屈原反驳渔父的观点,他认为自己不能因为世人的污浊而放弃高洁的品质。这种精神信仰使他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屈服于世俗。屈原的这番话,展现了他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
渔父的歌声寓意深刻,他唱出了对待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他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应世事,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这首歌与屈原的信念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为这段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屈原列传第三段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展现了屈原坚定的信仰、高尚的品质以及他身处困境时的心境。这段故事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人生价值和信仰的机会。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