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实施污泥无害化处理,推进资源化利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取得显著成效,污泥无害化处理
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重水轻泥”问题,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总
体滞后,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甚至出现污泥违规处置
和非法转移等违法行为。为认真落实《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
导意见》,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满足近远期需求,兼顾应急处理,尽力而
为、量力而行,合理规划设施布局,补齐能力缺口。根据本地实际情
况,合理选择处理路径和技术路线。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秉承“绿
色、循环、低碳、生态”理念,强化源头污染控制,在安全、环保和
经济的前提下,积极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实现减污降碳协
同增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严格
监督问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价格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创
新商业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
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
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
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得到
有效推广。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城市和县城,黄河干流沿
线城市污泥填埋比例明显降低。县城和建制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
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二、优化处理结构
(三)规范污泥处理方式。根据本地污泥来源、产量和泥质,综
合考虑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用地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污泥处理路径和技术路线。鼓励采用
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干化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多元化组合
方式处理污泥。除焚烧处理方式外,严禁将不符合泥质控制指标要求
的工业污泥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混合处理。
(四)积极推广污泥土地利用。鼓励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
的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后,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用于
国土绿化、园林建设、废弃矿场以及非农用的盐碱地和沙化地。污泥
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时,应严格执行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用于林地、草地、国土绿化时,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土质和植物习性等,
确定合理的施用范围、施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间。对于含有毒有
害水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
泥,不能采用土地利用方式。
(五)合理压减污泥填埋规模。东部地区城市、中西部地区大中
型城市以及其他地区有条件的城市,逐步限制污泥填埋处理,积极采
用资源化利用等替代处理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暂不具备土地
利用、焚烧处理和建材利用条件的地区,在污泥满足含水率小于60%
的前提下,可采用卫生填埋处置。禁止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在垃
圾填埋场填埋。采用污泥协同处置方式的,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
污染控制标准》的前提下,卫生填埋可作为协同处置设施故障或检修
等情况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六)有序推进污泥焚烧处理。污泥产生量大、土地资源紧缺、
人口聚集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的城市,鼓励建设污泥集中焚烧设施。
含重金属和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污泥,应优先采用集中
或协同焚烧方式处理。污泥单独焚烧时,鼓励采用干化和焚烧联用,
通过优化设计,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余热利用技术等手段,提高污泥
热能利用效率。有效利用本地垃圾焚烧厂、火力发电厂、水泥窑等窑
炉处理能力,协同焚烧处置污泥,同时做好相关窑炉检修、停产时的
污泥处理预案和替代方案。污泥焚烧处置企业污染物排放不符合管控
要求的,需开展污染治理改造,提升污染治理水平。
(七)推广能量和物质回收利用。遵循“安全环保、稳妥可靠”
的要求,加大污泥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积极采用好氧发酵等堆肥工艺,
回收利用污泥中氮磷等营养物质。鼓励将污泥焚烧灰渣建材化和资源
化利用。推广污水源热泵技术、污泥沼气热电联产技术,实现厂区或
周边区域供热供冷。推广“光伏+”模式,在厂区屋顶布置太阳能发
电设施。积极推广建设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
杆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建立行业采信机制,畅通污泥资
源化产品市场出路。
三、加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