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11短文二篇
【学习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重点)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难点)4.品味作品简洁的语言中蕴涵的复杂、曲折的情感。(难点)
【学法指导】
1.朗读法;2.品读法;3.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知识卡片
1.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2.题解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字词积累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夕日欲颓(tuí)与其奇者(yù)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都。歇:消散。
与: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阅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理清文章写景思路。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2)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3)结尾以感叹总括前文。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1.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丽。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2.缤纷色彩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多么清静幽寂的暮景。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4.动静相衬之美: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再读课文,找出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三、总结全文。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板书设计
山水相映之美
答谢中书书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知识拓展,建构提升
1.上网搜集陶弘景的有关资料,整理其诗作。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诗词、对联、歌词等。
第2课时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月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曾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他是谁?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知识卡片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弟苏辙和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诊断语文.docx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评.docx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绿色评价语文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上)九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试卷数学(北师大).docx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docx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真题含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科创班).docx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统编版全国通用).docx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