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在答题卡写上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它是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B.“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吸热

D.“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熔化放热

【答案】B

【解析】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图为《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为了找到甲、乙两琴中音调相同的弦,可在乙琴弦上放纸人。当弹甲琴中的某一弦时,乙琴中与其音调相同的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弦越长弹奏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C.弹甲琴弦,乙琴弦上的纸人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音调相同的两根弦发声时振动的振幅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A.弹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在振动,故A错误;

B.琴弦越短,弹奏时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

C.由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弹甲琴弦时,乙琴中频率相同的琴弦与之发生共振,上面的纸人就会跳动,故C正确;

D.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取决于振幅,音调相同的琴弦响度不一定相同,所以振幅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3.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由南向北行驶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相对乙车,甲车向北运动

B.相对乙车,丙车向北运动

C.相对丙车,乙车向北运动

D.相对丙车,甲车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

A.相对乙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与乙车之间的距离在变小,甲车是向南行驶的,故A错误;

B.相对乙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从在乙车车后,变成了在乙车前面,所以乙车是向北行驶的,故B正确;

C.相对丙车,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从在丙车车前,变成了在丙车后面,丙车是向南行驶的,故C错误;

D.相对丙车,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与丙车有位置变化,甲车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钢尺振动发声,图乙是其声波图,其中横轴表示振动时间,纵轴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现将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变短,再用手拨动发声,则此声波图可能是下列哪一幅图()

A. B.

C. D.

【答案】B

【解析】

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变短,再用手拨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快,音调变高,根据选项可知,只有B的频率变快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在科学兴趣班开展温度测量探究的实验时,小顾同学用体温计分别测量了3位同学的体温,由于操作疏忽,每次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下一位同学的体温。现依次测得甲、乙、丙3位同学的体温分别为38.5℃,39℃,39℃,则()

A.甲、乙、丙三位同学都发烧了 B.甲发烧了,乙、丙是否发烧不能确定

C.甲、乙都发烧了,丙是否发烧不能确定 D.甲、乙都发烧了,丙没有发烧

【答案】C

【解析】

体温计构造特殊,带有缩口,方便体外读数。即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曲颈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在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小顾同学测得甲同学为其真实体温38.5℃,大于37.5℃,甲发烧;接下来未甩直接测量乙,为39℃,大于37.5℃,乙发烧;接下来未甩直接测量丙,为39℃,则丙温度可能低于39℃也可能等于39℃,不能确定丙是否发烧。

故选C。

6.夏天,浓密的树叶下形成了“树荫”,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荫”是树叶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树荫”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