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docx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教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能用以上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重点]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下面请同学们回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课件展示)。

课题导入:前面咱们共同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函数时,我们还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已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何求+和-的三角函数值?即+、-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今天首先学习两角和的余弦。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cos(60°+30°)=cos90°=0

cos60°+cos30°=+0

所以cos(60°+30°)cos60°+cos30°

由以上三式我们猜想两角和的余弦公式为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要论证这个结论需要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下面请同学们回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如何求得的?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就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

(师生共看课件)

1.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推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推导平面内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呢,下面我们分三种情况加以论证(多媒体课件)。

证明:情形1:直线PQ与x轴平行(或重合),此时y=y,即y-y=0从点P、Q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于是

|PQ|=|PQ|=|x2-x1|=

情形2:直线PQ与y轴平行(或重合),此时x=x,即x-x=0,从点P、Q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于是

情形3:(课件图三)在直角三角形PMQ中,由勾股

定理,可得:

│PQ│=│PM│+│MQ│

=│x-x│+│y-y│

=(x-x)+(y-y)

所以

|PQ|=

例如:平面内A(2,1),B(3,5),则|AB|==.

2.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cos(α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y

y

P

P3(cos(α+β),sin(α+β))

βα+βP

β

α+β

P2(cosα,sinα)

oαxP1

o

α

x

P1(1,0)

-

P

P4(cos(-β),sin(-β))

证明:如图4-1,在直角坐标系x0y中,作单位圆O,并设α,β为任意给定的角;α角的始边为Ox,交圆O于P1,终边交圆O于P2;β角的始边为OP2,终边交圆O于P3;又-β角的始边为OP1,终边交圆O于P4。这时,P1,P2,P3,P4的坐标分别是:

P1(1,0);

P2(cosα,sinα);

P3(cos(α+β),sin(α+β)),

P4(cos(-β),sin(-β)),

因为P1P3=P2P4,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cos(α+β)-1]2+sin2(a+β)=[cos(-β)-cosα]2+[sin(-β)-sinα]2

展开,整理得

2-2cos(α+β)=2-2(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例1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cos105°的值.

解:cos105°=cos(60°+45°)

=cos60°cos45°-sin60°sin45°

=

=

课堂练习:教材P126练习2;5(2)。

课堂小结:

平面内PQ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以上两个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情境创设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什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应指导、启发学生,注意教学的示范性,明确解题的规范性,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跨越。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带动教法,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