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婚前个人财产公证协议书8篇
篇1
甲方:XXX,性别:X,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民族:X,住址:XXXXXX,身份证号码:XXXXXX。
乙方:XXX,性别:X,出生日期:XXXX年XX月XX日,民族:X,住址:XXXXXX,身份证号码:XXXXXX。
甲方与乙方拟结婚,为明确双方婚前财产及权益,避免婚后财产纠纷,特此订立婚前个人财产公证协议书。
一、婚前财产
1.甲方婚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位于XXXXXX的房产一套,面积XXXX平方米,价值人民币XXXX万元;
-车辆一部,品牌型号XXXX,价值人民币XXXX万元;
-银行存款人民币XXXX万元;
-其他财产(具体详见附件一)。
2.乙方婚前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位于XXXXXX的房产一套,面积XXXX平方米,价值人民币XXXX万元;
-车辆一部,品牌型号XXXX,价值人民币XXXX万元;
-银行存款人民币XXXX万元;
-其他财产(具体详见附件二)。
二、财产公证
1.甲乙双方应将上述婚前财产进行公证,以确保双方财产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证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
2.公证过程中,如发现任何虚假或非法财产,双方应立即停止公证,并协商解决。
3.公证完成后,双方应将公证结果告知对方,并妥善保管公证文件。
三、婚后财产
1.婚后双方所得财产,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津贴、分红等,应首先用于家庭共同支出,如有剩余,可协商分配。
2.婚后购置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车辆、家具等,应由双方共同出资,共同享有所有权。出资比例和所有权比例应事先协商确定,并签订书面协议。
3.婚后投资所得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基金、债券等,应由双方共同决策,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投资方案和决策过程应事先协商确定,并签订书面协议。
四、债务承担
1.婚前债务由各自承担。婚后因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所产生的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债务承担比例应事先协商确定,并签订书面协议。
2.婚后因一方原因产生的债务,由该方自行承担。但因双方共同决策或共同行为产生的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补充。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公证处存档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X(签字)
乙方:XXX(签字)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篇2
甲方:XXX,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XX,身份证号:XXXX。
乙方:XXX,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XXXX,身份证号:XXXX。
甲、乙双方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经过友好协商,就婚前个人财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协议目的
甲、乙双方因结婚需要,为了明确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和归属,减少因财产问题引发的纠纷,特制定本协议。
二、协议内容
1.甲方婚前个人财产:
(1)房产:甲方名下有位于XXXX的房产一套,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产权年限为XX年。该房产为甲方个人所有,乙方对该房产无所有权。
(2)车辆:甲方名下有XXXX品牌轿车一辆,车牌号为XXXX,该车辆为甲方个人所有,乙方对该车辆无所有权。
(3)存款:甲方名下银行存款余额为XX元,该存款为甲方个人所有,乙方对该存款无所有权。
2.乙方婚前个人财产:
(1)房产:乙方名下有位于XXXX的房产一套,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产权年限为XX年。该房产为乙方个人所有,甲方对该房产无所有权。
(2)车辆:乙方名下有XXXX品牌轿车一辆,车牌号为XXXX,该车辆为乙方个人所有,甲方对该车辆无所有权。
(3)存款:乙方名下银行存款余额为XX元,该存款为乙方个人所有,甲方对该存款无所有权。
三、协议生效时间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协议生效后,甲、乙双方应遵守协议内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如需变更或解除,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修改或解除本协议。
四、争议解决方式
如甲、乙双方因本协议产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双方应尊重事实、遵守法律、尊重对方权益。
五、其他约定事项
1.甲、乙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