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教学详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教学详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教学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诗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五首唐诗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准确、流利地朗读五首唐诗,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感受唐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4.学习赏析唐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朗读五首唐诗,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学习赏析唐诗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态度,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赏析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展示唐诗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谈谈对唐诗的认识。

(2)教师导入: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唐诗五首》,领略唐诗的魅力。

2.作者及背景介绍

(1)分别介绍《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王绩、崔颢、王维、李白、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五首唐诗,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

《野望》: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秋景,抒发了诗人彷徨、孤独和苦闷的心情。

《黄鹤楼》:描写了黄鹤楼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使至塞上》: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经历,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边疆壮丽风光的赞美和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诗人出蜀入楚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钱塘湖春行》:描写了西湖早春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②这五首唐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明确:这五首唐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等情感和态度。

4.研读诗歌,分析艺术特色

(1)分析《野望》的艺术特色。

①《野望》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请从诗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

a.动静结合。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前两句写静态的秋景,后两句写动态的牧人和猎马,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b.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彷徨、孤独和苦闷的心情。

②《野望》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明确: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恬淡。

(2)分析《黄鹤楼》的艺术特色。

①《黄鹤楼》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请从诗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

a.虚实结合。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先写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黄鹤离去,这是虚写;接着写眼前的黄鹤楼,这是实写。虚实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b.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黄鹤楼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②《黄鹤楼》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明确:语言优美流畅,意境空灵悠远。

(3)分析《使至塞上》的艺术特色。

①《使至塞上》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请从诗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

a.比喻修辞。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漂泊不定的身世。

b.对偶修辞。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仗工整,意境雄浑,展现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②《使至塞上》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明确: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浑壮阔。

(4)分析《渡荆门送别》的艺术特色。

①《渡荆门送别》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请从诗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

a.动静结合。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前两句写动态的山水,后两句写静态的月影和云景,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b.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出蜀入楚途中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②《渡荆门送别》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明确: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宏大。

(5)分析《钱塘湖春行》的艺术特色。

①《钱塘湖春行》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请从诗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

a.移步换景。诗人以游踪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到湖东的白沙堤,随着地点的变化,描写了不同的景色。

b.拟人修辞。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人把黄莺和燕子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

②《钱塘湖春行》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明确: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清新明快。

5.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和态度

(1)找出五首唐诗中表达诗人情感和态度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同时也流

文档评论(0)

小百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