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说课高立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摩擦力说课高立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

正定一中高立

1/31

5说教法学法

6说教学过程

7说教学预测2/31

摩擦力

1说教材

4说重点难点

3说目标

2说学情

3/31

必作用与地位分析

力学

学生已经具备与摩擦力相关生活经验,另外,已经掌握弹簧秤使用方法和二力平衡知识,探究摩擦力大小物理知识贮备已经到位。

学生已经掌握摩擦力基本知识,

但还不会详细计算。会分析简单现象,但不深入。

1.知识与技能:

(1)经过试验认识静摩擦力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

(3)会利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大小。

(4)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5)知道生产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意识。

5/31

6/31

7/31

8/31

9/31

(一)导入新课:

试验

水平放置两本书逐页交叠

10/31

教学过程

(二)新课教学:

一、组织学生完成以下三个试验

(1)手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妨碍手运动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妨碍手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妨碍手运动力;

体验中感受,感受中思索,让学生经过三次试验总结出摩擦力产生条件、并认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概念。

11/31

二、滑动摩擦力

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原因相关

12/31

粗糙程度压力大小运动速度接触面积

13/31

勉励与引导

14/31

1、弹簧秤拉力和摩擦力是同一个力吗?2、怎样从弹簧测力计读数中知道摩擦力大小?利用什么原理?

3、试验中应该让木块做什么样运动?

4、弹簧秤怎样读数?

15/31

试验探究

1、在接触面积、接触面性质、接触面间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关系

2、在接触面性质、接触面间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关系

3、在正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性质间关系

4、在接触面性质一定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压力关系

16/31

木板

玻璃

快中慢

17/31

摩擦力与正压力关系

摩擦力与正压力定性认识

摩擦力大小

正压力大小

试验

次数

数据处理:

1

6

5

4

3

2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原因时,依据猜测与假设将全班分组,每组利用试验探究一个猜测,小组内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合作,交流结论等,完成对猜测探究试验设计和验证。“合作试验”教学模式充分表达了以人为本概念,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转变,充分表达了新课标思想。在合作试验中,学生不但能够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整合,不停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

而且能够学会交往,学会参加,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18/31

2、滑动摩擦力方向

经过滑动摩擦力总是妨碍物体相对运动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两个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教学中要强调是“妨碍相对运动”)。

19/31

三、静摩擦力

引导学生受力分析,思索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并提出“静摩擦力大小怎样确定?”

20/31

教学过程

学生分组做书本上演示试验,结合“二力平衡条件”来深入来认识“静摩擦力大小伴随拉力增大而增大”和“最大摩擦力”,并掌握静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教学中要强调是“妨碍相对运动趋势”)。

21/31

a.受滑动摩擦力物体是否一定运动?b.受静摩擦力物体是否一定静止?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22/31

小讨论:

教学过程

四、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实例分析得出

“摩擦力大小调控”。

增大摩擦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方法: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23/31

教学设计线索

明线:知识之间联络和过渡

暗线:学生能力培养

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

②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