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_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5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10月六校联合调研试题

高三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摄影爱好者于10月1日、10日和20日的同一时间在同一海边向相同方向拍摄太阳,最后合成照片如图(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方向为()

A.东偏北 B.东偏南 C.西偏北 D.西偏南

2.第三次拍摄时太阳视运行的方向为图中的()

A.箭头① B.箭头② C.箭头③ D.箭头④

【答案】1.B2.A

【解析】

【1题详解】

10月1日、10日、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日出方位为东偏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同一时间在同一海边向相同方向拍摄太阳,三次拍摄的太阳高度升高,表明当地在直射点以南,第三次拍摄时间为10月20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然后从东南方向向正东方向升移,再向东北升移,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拍摄的方向为东南,第一次(10月1日)拍摄时太阳接近正东,则左侧为北,右侧为南,箭头①指向正东、东北,箭头②指向东南、正南,而箭头③和④表示太阳下落,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太阳直射赤道时: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下图为某地经历了三次断层的地质平面图,其中不连续面指被风化和侵蚀的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没有经过山谷的断层或不连续面是()

A.甲 B.乙 C.丙 D.戊

4.图中断层甲、乙和不连续面丙、丁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乙丙甲 B.甲乙丁 C.甲丙乙 D.丁乙甲

【答案】3.A4.A

【解析】

【3题详解】

注意图中虚线表示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向数值大的一侧弯曲表示山谷,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乙丙戊均经过了山谷,而甲所经地区为山地的山脊,没有经过山谷,故选A。

【4题详解】

甲断层使得P1岩层错位,乙断层使得S3岩层错位,结合图中岩层年龄信息可知,乙断层发生较甲断层更早,BC错。乙断层在丁侵蚀面未继续延伸,表明先出现乙断层,后发生侵蚀形成丁侵蚀面,D错。丙侵蚀面在甲断层处未继续延伸,表明先出现丙侵蚀面,后发生断层,形成甲断层。所以先后顺序正确的是乙丙甲,故选A。

【点睛】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一般方法:

(1)沉积岩岩层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较新);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不同生物化石形成的年代不同)。

(2)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②根据断层来判断(若断层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则断层的时间晚于其岩层的形成时间)。

图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种地貌的形成过程,虚线表示被遮挡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

A锥状 B.洼地状 C.蘑菇状 D.柱状

6.图中箭头最可能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7.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C.岬湾相间,坡陡水深 D.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答案】5.C6.D7.D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10000年前,该地貌随着海拔的升高,等高线圆圈变小,说明其形态类似馒头状;现在该地貌在1002米等高线明显变小,1004米、1006米等高线也略有缩小,说明该地貌中部明显变细,类似于“蘑菇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貌为“风蚀蘑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地区是冰川作用为主,A错误;降水丰富,河网密布的地区是流水作用为主,B错误;岬湾相间,坡陡水深的地区是海浪作用为主,C错误;气候干旱,荒漠广布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D正确。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与地貌景观:流水侵蚀——“V”型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凹岸;流水堆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凸岸;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冰川侵蚀——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