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河湖长江之临水.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水

抚河中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江西省东部,又名黄水、宜黄河、崇宜水、崇宜河。

微述

流域范围流域地处东经115°33?116°28,北纬27P3?28°09,面积5151平方千米,呈叶形,涉及江西省宁都县、宜黄县、乐安县、崇仁县、抚州市临川区、丰城市;东北靠抚河,西邻鸟江、南毗梅江。

河流水系临水发源于宜黄县神岗乡廖坊村附近,干流由南向北流,经宜黄、崇仁、抚州市临川区,主河道长162千米,有流域面积2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支流3条,分别为宜水、梨溪水、崇仁水.

气候水文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1摄氏度(1971年),最低气温-9.3摄氏度(1991年)。夏季风向偏南,冬季风向偏北,春秋季风向多变,平均风速2.2米每秒。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752毫米(4—9月降水占全年的67%),年水面蒸发量882毫米,年径流量50.57亿立方米(4—9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1.7%)。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0.1万吨,最大年输沙量119万吨(1970年),最小年输沙量17.3万吨(2005年)。

流域多暴雨,且强度大、范围广,5—6月多锋面雨、7-9月多台风雨。峰高量大的洪水有70%发生在5—6月,特殊年份时7—9月受台风影响也会出现暴雨洪水。历史上1876年、1912年发生全流域大洪水,1969年、1982年、1998年发生全流域较大洪水。一次洪水过程约4?8天。

2005年上游水质达II类地表水标准,中下游达口?III类地表水标准。

地质地貌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上游为中低山区,峰峦起伏,中游为丘陵区,下游为丘陵平原区。地处华南地层区、赣中南褶隆一抚州凹陷,地质年代为晚元古代震旦纪;地层岩性以千枚岩、千枚状砂岩、花岗岩为主;地震烈度小于VI度。

经济社会2004年流域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9万人,少数民族主要为畲族。耕地面积8.49万公顷。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黄相子、油料、白莲、棉花等经济作物。工业以食品、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向(塘)乐(安)铁路纵贯流域南北,208省道、215省道等公路穿境而过,县道直达各乡镇。2004年流域粮食总产量48.9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9亿元,工业总产值18.8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61.71亿元。

自然资源流域多年平均年水资源量50.5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04万千瓦(其中干流4.61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2.99万千瓦(其中干流3.2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9.92万千瓦(其中干流1.87万千瓦)。流域内有森林37万公顷,林地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林木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和毛竹为主,植被覆盖率达85%。树种主要有松、杉、枫、棚等,经济林主要为油茶树,有柳杉,红楠、南方红豆杉、香樟等名贵树种。域内有华南虎、金钱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蕴藏铀、锣、铁、锡等十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铀矿分布在乐安县公溪镇一带,鸨矿分布在宜黄县大王山一带。

流域内有宜黄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素有“道教圣地”之称的相山和临川温泉;还有明代兵部尚书谭纶墓、佛教曹山寺、马祖祥师创建的石巩寺、丹霞地貌太极岩、王安石读书岩,棠阴镇的明代古建筑群和迎恩塔,临川文塔、汤显祖故里等名胜古迹;还有第四次反“围剿”东陂、黄陂战役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旧居。流域内特产有临川贡酒、宜黄豆腐乳及棠阴红薯粉丝,中草药有黄相子、杜仲、黄连等。

自然灾害据史料记载.1912年的大洪水,流域内被冲毁房屋3000余间,溺死2000余人,毁田4000多公顷。1998年的大洪水,临水娄家村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达4380立方米每秒,洪灾造成8000公顷良田受灾,倒塌房屋2500间,毁坏坪堤33.3千米,受灾人口40万人。1934年出现严重干旱,旱灾面积达4.07万公顷。2003年旱灾面积达7.8万公顷,干涸山塘水库约200座。

治理开发古代有利用临水进行农田灌溉的记载.较典型的陂堰有崇仁宝水渠、宜黄博梓陂和永丰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有下南水库、观音山水库、港河水库、石路水库和虎毛山水库5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745亿立方米;建有龙和等49座小(1)型水库、总库容1.31亿立方米,建有252座小(2)型水库,总库容6538万立方米,总灌溉面积5.2万公顷。域内有保护万亩以上耕地的坪堤5条,分别为崇仁县的孙坊堤、沙堤、临川区的河东堤、河西堤、秋溪堤,坪堤总长93.1千米,总计保护耕地1.1万公顷、人口33.8万;已建水电站100多座,总装机容量6.38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21亿千瓦时。流域内1997年水土流失面积101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9.7%。截至2006年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1

文档评论(0)

iaml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