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某水电站底孔泄水道冲蚀破坏原因分析及修补措施.docx

某水电站底孔泄水道冲蚀破坏原因分析及修补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7—

第13卷第2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13No.2

2015年4月

Journal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Research

April,2015

文章编号:1672-3031(2015)02-0157-04

某水电站底孔泄水道冲蚀破坏原因分析及修补措施

付倩,王冰伟2

(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

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综合事业部,北京100038)

摘要:通过现场对某水电站工程左岸底孔泄水道破坏部位的详细查看和对原设计的研究分析,认为破坏原因是泄水道体型复杂、空化数低、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所致。采用清除冲蚀破坏范围的松动混凝土至完整结实的混凝土面,回填浇筑C40W4F200二级配抗冲耐磨硅粉混凝土,在外表面涂刷SK单组分手刮聚脲等处理措施对泄水道进行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泄水建筑物设计及修复处理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冲蚀破坏:硅粉混凝土:单组分聚脲

中图分类号:TV698.2文献标识码:Adoi:10.13244/j.cnki.jiwhr.2015.02.012

1工程概况

在水利水电工程挡水、泄水和发电三大建筑物布置中,泄水建筑物布置及泄流消能结构选择尤

为重要。因为筑坝壅高水库水位,泄水建筑物泄流时,携带巨大能量,必须在坝下河床较短距离内集中消能,如果处理不慎,会造成泄水建筑物破坏,从而影响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1。

某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与化隆县交界处,距青海省会西宁市112km。枢纽是以发电为主,

兼顾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一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坝后式双排机发电厂房及泄水建筑物等组成。大坝坝高150.0m,装机5台,总装机容量2000MW。泄水建筑物由左底孔、左中孔及右中孔共3孔泄水道组成,3孔泄水道设计最大下泄流量为5640m3/s,泄流消能方式均采用挑流消能。其水电站左底孔泄水道进口底板高程2100.0m,工作门孔口尺寸5m×7m(宽×高),最大运行水头82.6m,正常运行水头80.0m。底孔泄水道从进口到出口由有压段、明渠泄槽段和鼻坎段组成。在平面布置上,有压段设转弯半径为40m、转角为22.7°的弯道,有压弯道末端通过25m直线段至有压段末后接明渠泄槽,泄槽宽度为5m。立面布置上,有压段底板为水平段,有压段出口接渥奇段,渥奇段为抛物线曲面,方程为x2=650y,渥奇段下游接陡槽段,坡度为i=0.3。在有压段出口弧门底坎下游9m附近设第一道掺气坎,在渥奇段末端桩号104m附近和反弧鼻坎段上游20m处分别设第二道和第三道掺气坎。运行期泄槽内流速为30~40m/s。

2底孔泄水道冲蚀破坏情况

该水电站左底孔于2012年7月25日至8月29日共计泄水33d(7月31日至8月3日闸门关闭),其

中:闸门最大开度6m,最大下泄流量878m3/s;最小开度1.5m,最小下泄流量234m3/s。8月29日左底孔停止泄水后,检查时发现闸门室第一道掺气槽至第3段侧墙冲蚀淘空严重,部分钢筋被冲断、裸露,见图1。

左侧侧墙自掺气槽至第3段被冲蚀长度约32m、最大冲蚀深度1.3m、平均冲蚀高度约2.9m,冲

蚀底面距离泄水道底板0.65~0.90m。右侧侧墙从掺气槽至第3段被冲蚀、淘蚀长度约29.5m,最大

收稿日期:2014-07-21

作者简介:付倩(1963-),女,陕西西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

某水电站底孔泄水道冲蚀破坏原因分析及修补措施付倩王冰伟

—158—

图1某水电站边墙混凝土剥蚀情况

冲蚀深度1.5m、平均冲蚀高度约3.0m,冲蚀底面距离泄水道底板0.18~1.00m。

3冲蚀破坏原因分析

3.1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该水电站底孔在有压段设平面转弯(转角22.7度,转弯半径40.0m),立面设计上紧接有压段出口设渥奇段。这种复杂的体型使有压段后形成三向明流流态,渥奇段开始至渥奇段末压力较小。减压模型试验表明,压力弯道的影响在渥奇段产生次生环流,弧门后第一道掺气坎下游两侧边墙清水区压力很小,空化数较小,如果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此段有空化的可能。原设计要求表面不平整度控制标准为:垂直水流方向的突体不得大于3mm,凡大于3mm的突体按1/50的坡度磨平;顺水流方向的突体不得大于4mm,凡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