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一、课本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细胞学和遗传学相关知识的枢纽,是整个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知识体系中
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内容。深刻地阐述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的
物质、结构和功能三者之间的联系。教材内容的选用和编排也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和探究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尝试总结归纳细胞学和遗传规律的有关知识,培养比较、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尝试运用假说演绎法,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提供实验证据。
4、通过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来锻炼学生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让同学们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
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小心求证,培养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学习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学习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提出有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此时
学生的心中会有一些疑问:遗传因子(基因)是什么?遗传因子(基因)在哪里?接着在
第2章的第1节又学习了减数分裂,知道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此基础
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对于孟
德尔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假说—演绎法,此时再次提出起到了有效巩固知识的作用。
五、学习方法
1.利用自制的染色体模型与粘性的基因模型展示突破孟德尔规律的现代解释。
2.利用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的思维展示化。
六、课前准备:课件、遗传图解的卡片、染色体模型、基因粘贴条。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学习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
引入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了解到了基复习讨论
因的遗传规律;之后我们学习减数分裂,清楚了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哪基因和染色体存在什么关
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基因与染色体之
间的关系。(板书“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能推测“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基因可能在染色体上
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你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进
解决问题把学生的总结归纳为四个方面:行补充。
1、两者的性质;2、两者的存在形式;3、两者的
介绍萨顿来源;4、两者各自的行为变化。
对蝗虫生从四个角度分析,我们发现了什么?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
殖细胞的明显的平行关系。
研究。你的想法与正好与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的想法相
总结出基同,简单介绍萨顿假说,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学生阅读体验科学发现过
因和染色程。
体的平行萨顿的假说内容,一定正确吗?不一定。
关系。如何来确定假说的正确性?设计实验的证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