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SpecialTopic本期专题
文献引用格式:桂畅旎,杜文越.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网络安全产业影响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4(8):11-19.
GUIChangni,DUWenyue.AnalysisoftheImpactof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onthe
CyberSecurityIndustry[J].InformationSecurityandCommunicationsPrivacy,2024(8):11-19.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网络安全产业影响分析*
桂畅旎1,杜文越2
(1.中国信息安全杂志社,北京100085;
2.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100085)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同步赋能于攻防两端,进而冲击网络安全的传统模式。生成式
人工智能对于网络安全产业的挑战和机遇并存,其内生安全、衍生安全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
新的安全风险。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赋能于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贯穿于网络安全
威胁防御的全生命周期,助力升级网络安全技术能力,丰富产品形态,重塑网络安全的产
业格局,并进一步激活网络安全市场。对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需要统筹安全与发展,
在管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技术潜力,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产业;安全风险;产品形态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054(2024)08-0011-09
AnalysisoftheImpactof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on
theCyberSecurityIndustry
12
GUIChangni,DUWenyue
(1.ChinaInformationSecurityMagazine,Beijing100085,China;
2.ChinaInformationSecurityEvaluationCenter,Beijing100085,China)
Abstract:GenerativeAI(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ologysimultaneouslyempowersbothsidesof
offenseanddefense,thusimpactingtheconventionalmodelofcybersecurity.GenerativeAIposesboth
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thecybersecurityindustry,anditsendogenousandderivativesecurity
issuesbringnewsecurityriskstosocialgovernance.Inaddition,generativeAIempowersawiderange
ofcybersecuritysolutionsthroughoutthefulllifecycleofcybersecuritythreatdefense.Generative
AIgreatlyupgrad
- 乡村振兴、双碳、储能、绿色金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