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第一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
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
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
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
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
物,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
工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对
社会的巨大影响越来越体现出来。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因而我们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
学生主动了解、探究这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
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充分挖掘课本
内容,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发展需求,以“生物课堂延伸”
为主线开展这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编写,积极收集网络资源,
从课本、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等多种途径获取生物与我们生活有
关的多方面资料,进行筛选与归纳整合,整理出这部分的教学内容,
力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至用的能力。
二、课程总体目标
最终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
和谐地发展。
具体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中学会做人、学会选择、
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探究,让学生的知识、能力、
态度及情感得到和谐发展,让其具有迎接未来世界挑战、克服现实困
难、谋求生存发展的心理准备和真实本领,成为“全面发展有基础,
个性发展有特长”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最佳的我”。
三、具体实施目标
通过生物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具有一定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
学思维的习惯。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生物学资料的能力。学会生物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
设、设计实验、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
中的数据、获得结论。
发展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学会使用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方式
将实验现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正确表达出来。
发展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通过实验获得相应的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原理和规律的基本知识,
学习在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关注生
物学的发展,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
的意识。
四、教学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
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
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
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作出内容形式
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
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五、课程实施
1、课程内容及分工:
(1)《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2课时)内容:介绍试
管婴儿目标:了解试管婴儿这一先进的生殖技术,建立科学技术对人
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观念,促进学生现在认真学习,将来也用
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2)《比较几种常见水果的VC含量》(2
课时)
内容:通过实验比较几种常见水果的VC含量
目标:知道VC对人体的作用、缺乏症状及治疗方法,了解定性测
定VC含量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及科学严谨的态
度。(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2课时)
内容:现在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的重要性。
目标:让学生了解营养与健康的知识,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
“一日三餐”及锻炼身体。(4)《ABO血型鉴定》(2课时)
内容: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鉴定学生的血型
目标:知道ABO血型鉴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学
以至用的能力,提高防止血液污染的警觉意识。(5)《酸雨》(2课
时)
内容:介绍酸雨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的危害。
目标:了解减缓酸雨的途径,进一步珍惜环境。(6)《模拟酸雨
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