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测量统计活动_冀教版 .pdfVIP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测量统计活动_冀教版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量统计活动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

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

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

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

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

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

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

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

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学内容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

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

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

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

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

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材46~47页测量统

计活动

第1页/共11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

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

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

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

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

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

“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

“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

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以“测量”为数据收集方式的调查活动。数据的收集比

较简单,可以课堂上测量,也可以利用学生体检的数据或课下完成测

量。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分散难点。

例3的调查活动要注意三点。第一,为了方便分段整理,可以让学生

从矮到高排队测量体重并记录。如果利用体检时的数据,可以按学生

座位顺序,从第一排开始自己报出身高,记录在表中。第二,师生一

起完成全班同学身高的分段统计,并填表。第三,指导学生把全班同

学的身高分男生、女生整理到复式统计表中。例4的调查活动,首先

要收集全班同学体重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两个统计表,再

第2页/共11页

进行交流并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可以用“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能分段整理数据,

并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过程与方法:结合测量身高和体重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

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特

征的活动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重、难点

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用不同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

难点:能运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统计数据。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学生身高、体重数据、统计表。

学具准备:学生身高、体重数据、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昨天我们都已经把自己的身高、体重测量好了,想不想知道

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在这个年龄段里面是否属于正常范围?(生答)今

天我们大家就共同根据测量的结果完成这个统计活动。板书:测量统

计活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做好的准备工作,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

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档评论(0)

138****1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