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微专题优化整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宏观认知;一、秦汉至明清中枢机构的演变规律
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不断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和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多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的弊端。;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规律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后期,中央集权制度遭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制约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降低,因此中央派出机构往往承担统领地方事务的职责,最终固化为正式行政机构。;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索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变革,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5.由高到低,由虚向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历代高层政区都由非行政区逐渐转化为实质上的行政区(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6.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两大原则。;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单线垂直:以皇权为中心,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单线联系、单线领导)的相对独立体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
2.地位崇高: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的地位,使监察权的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对行政的监察。
3.法律原则: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通常遵循“以法理官”的监察原则,在行使监察权力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依法监察,以法律为准绳。;4.官员选任:其一,注重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如清廉、谨慎、刚直敢言、公正无私等。其二,注重在具有实际政治经验和良好治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历代的御史、监官、科道官们在晋升上都给予较优的待遇。;A.承袭秦制,有所损益 B.以法治国,任用酷吏
C.尊崇儒术,与民休息 D.郡国并行,王国自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官员中法吏出身的占相当的比例,且保留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和郡守等职位,说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是,西汉法吏出身的官员所占比例较小,与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有所不同,同时西汉地方行政机构又新增了“王国”,故选A项;
材料反映的是官员中法吏出身的比例,反映了法家思想的影响,但不能说明“任用酷吏”,排除B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理论上儒生占比应当上升,法吏出身官员占比应当下降,但材料中法吏的占比却在增加,排除C项;
经过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西汉王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2022·广东卷,3)右图为南北朝时
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
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图示内容显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政府机
构到隋唐时期形成了六部,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
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
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
加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
排除A项;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隋唐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3.(2024·太原一模)宋代士大夫普遍认为“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皇帝学习儒家经典的课程)”;并相信“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这些主张
A.摒弃了传统儒学思想
B.有助于国家治理机制的优化
C.严重挑战了君主权威
D.推动理学成为官方指导思想;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宋代士大夫阶层以国家治理为己任,通过经筵制度对君主予以制度化的引导和规约,同时在政治制度上将宰相制度与皇权并列,完善中枢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国家治理机制的优化,故选B项;
士大夫阶层重视经学,是对于儒学的发展而非摒弃,排除A项;
士大夫的治国理念与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辅佐君主治国,对于维护君主权威起到积极作用,排除C项;
南宋时期朱熹对儒家学说经典的编撰“推动理学成为官方指导思想”,排除D项。;中国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pptx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课 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2.pptx
-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最近下载
- 2024年信阳市五下英语期中统考试题含答案.doc
- 日用陶瓷项目园区审批申请报告.docx
- 军队文职技能岗公务勤务员面试真题.pdf VIP
- 2025年烘焙师职业资格考试真题卷:烘焙师烘焙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试题.docx VIP
- 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含评分细则).docx VIP
- 第12课 《台阶》课件(共39张ppt).pptx VIP
- 2025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内部控制与审计重点难点解析与模拟试题.docx VIP
- 水闸除险加固 合同8篇.docx
- 基于机器学习的集成电路制造良率预测论文.docx VIP
- 2024中国对外劳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